《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导语】:

伊万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重要人物,关于伊万是怎样的人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记忆力和激情仿佛都逐渐减退的今天,能唤起我的兴趣和一丝感伤的,并且值得反顾去重温那印象的书,最近怕是只有《卡拉马佐夫兄弟》一本。好久没有读这么长的小说了。还是在学期初始,一切都循着往常的轨迹前进,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和感情,仅是想读读这长篇,不曾想一入门就爱不释手,用着寻常事物里点滴的露水,持续了十天左右,将它读完了。第一次是在图书馆,最后一次是在阳光充沛的家里,我背对着家里的花园,在明朗的午后慢慢地看完了小孩子们和阿辽沙在伊柳沙的坟墓前的告别。

  但我仍不能明白书前的话的含义: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新约:约翰福音》第12章第24节

  书的主角是阿辽沙,而我却最喜欢伊万。在三个兄弟里,老大米嘉蛮横、莽撞、有时暴虐有时傻得可笑,有点做事不经大脑、随性而为的意思,他说的话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是混蛋,可我不是贼。”阿辽沙活脱脱一个纯洁公道的处子的模样,又自幼修道,虔诚专一,为人正直,说话在理,而且能切实体察每个人的心地和苦处,身上没有一点卡拉马佐夫家族经常“为人称道”的种种怪天性,从远处看似乎就很讨人喜欢——然而他似乎太纯粹了,而且有时,作为主角的人们,在书中往往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存在,他的话也不多,很多时候像一面镜子。

  三个人,都非常真实,不虚伪,不矫饰,这一点,符合所有我喜欢的角色的条件,而伊万这人,可能在性格和世界观上与我更贴近一点。每当他讲起自己的无神论并含沙射影的抨击人们为信仰做的徒劳努力时,每当他被自己心中的魔鬼折磨,却始终能坚持他曾有的对人世的把握时(即便这把握会让他痛不欲生,思想的纠纷正是他噩梦的来源),我都感到有一阵火在胸膛里倏地烧起来。

  伊万仿佛是哥哥和弟弟间的中和,或者说桥梁,虽然从文本上看,阿辽沙总是充当兄弟间沟通联络的“信使”,传达口讯、近况和祝福,也不时以调停的身份出场,以求得兄弟间,或者一家人间的一致;而伊万不仅在性格上,而且在实际的行事理念上,沟通了老大和老三,将所有被人们贬低的行为,与所有被人们尊崇的德行,联系在了一起。他与人吵闹,不敬神明、尊长,却不会像米嘉那样为了女人向父亲大打出手;他有时鲁莽,出人意料,可每一个行动无不经过了痛苦的思虑,也将带来往后持久的抑郁;他有爱,有恨,却不轻易说出来,只是在争辩或叙述时,像一个经过了世事的长者那样道出自己的发现,而那发现,在我眼中往往是世界的,或是此刻的全部真相;他欣赏小弟的朴实、正直,虽不同意小弟的神学观却鼓励他坚持自己的路,他理解大哥的执着,又为大哥与自己身上同时背负的“杀父罪名”而受尽煎熬,最终在法庭上宣布自己的“罪行”,他怀疑上帝,因为他不能放下儿童的纯真和爱,他也不拒绝魔鬼,希望自己的心地,自己的罪在人世得到最充分的显露;他一方面真实,一方面又为了绝对的真实牺牲精神的和平,他一方面最爱家人,最爱卡捷琳娜,一方面又将自己包裹在道德和理性中,独身一人去面对世界的冷面。

  他曾独自踏上前往莫斯科的列车,声言要忘记过去,“到新的世界去”,却又在火车临近莫斯科的时候发觉这样的自己“是个伪君子”(308页)。他从来都不惧对世界和自身最残酷的对立的思考,哪怕这思考最终让他疯癫。他也愿意为自己所说和所做的一切承担后果,即便在他眼中,世间的道德感和价值判断那样脆弱。这样的勇气一次次折服了我。

  他这样说自己的弟弟阿辽沙,真诚又可爱:

  “说实在的,阿辽沙,做一个俄国人有时候极不聪明,但是,毕竟无法想象还有什么能比现今俄国小青年所做的事情更愚蠢。不过有一个俄国小青年叫阿辽沙的,我非常喜欢。”(261页)

  阿辽沙清楚伊万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上帝存在与否”的论争(全书的哲学中心),阿辽沙以为最后的结局不外是上帝的胜利,伊万自己被不信的道德准则击败,“在仇恨中毁了自己”。弟弟因为这般预料而为哥哥真诚地祈祷。我以为即使上帝最后胜利,伊万也不惮那结局的,他是一个从心智出发追求世界的真相的人。至于这真相是什么,是有神还是无神,灵魂是不灭还是毁灭,他并不全然关注;他要的是这一切神学、宗教、价值观背后的最终的正义,而非他们的名字,要的是,好像结尾天真的孩子们所见的,此时将他们召集在一起的“善良而美好的感情”。

  凭此,他才能在不停地对世界的诘问,和自己内心的焦灼中说: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向心力还强大得可怕,阿辽沙。就是想活下去,我愣是活着,哪怕不合逻辑。尽管我不信万象有序,但我珍爱黏糊糊的、春天发芽的叶片,珍爱蓝天,珍爱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信不信由你——为什么会爱的某些人,珍爱人类的某些壮举,也许我早已不再相信这等丰功伟绩,但仍出于旧观念打心眼里对之怀有敬意。”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七月与安生》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七月与安生》分别是怎样的人  “13岁” , 奏响了青春序曲的第一个音符。七月与安生从踏入中学校门的一刻起,便

    2022-11-15

  • 《七月与安生》中苏家明到底喜欢谁?

      《七月与安生》中苏家明到底喜欢谁  毫无疑问的是,苏家明是爱安生的,也是爱七月的。不过,这两种爱不一样。  这两种爱正好反

    2022-11-15

  • 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主要内容  《七月与安生》讲述了七月与安生的成长故事。十三岁那年,七月与安生展开了她们的青春序幕

    2022-11-15

  • 安妮宝贝《告别薇安》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安妮宝贝《告别薇安》主要内容  《告别薇安》讲述了一个名叫林的男人的故事。林在网络论坛上邂逅了一名叫薇安的女子,薇安的

    2022-11-15

  • 《围城》第九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九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两亲家见过面,彼此请过客,往来拜访过,心里还交换过鄙视,谁也不满意谁。方家恨孙家简慢,孙家厌方家陈

    2022-08-05

  • 《围城》第八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八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

    2022-08-05

  • 《围城》第七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七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鸿渐情感像个漩涡。自己没牵到,可以放心。但听说孙小姐和旁人好,又刺心难受。自己并未爱上孙小姐

    2022-08-05

  • 《围城》第六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六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高松年闻讯匆匆到教员宿舍里应酬一下,回到办公室,一月来的心事不能再搁在一边不想了。自从长沙危

    2022-08-05

  • 《围城》第五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五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辛楣,我有句笑话,你别生气。这条路我们第一次走,交通并不方便。我们这种毫无旅行经验的人,照管自己

    2022-08-05

  • 《围城》第四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四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方鸿渐把信还给唐小姐时,痴钝并无感觉。过些时,他才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的心痛,就像因蜷曲而

    2022-08-05

  • 《围城》第三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三章读书笔记 方鸿渐在无聊的时间里想起了苏小姐。 船上一别,不知她近来怎样。自己答应过去看她,何妨去一次呢?明知也许

    2022-08-05

  • 《围城》第二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二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

    2022-08-05

  • 《围城》第一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一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第一章方鸿渐留学归来,乘坐法国邮船回国。 旅途中艳遇鲍小姐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

    2022-08-04

  • 《简爱》第三十八章读书笔记

    《简爱》第三十八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简爱和罗切斯特悄悄举行了婚礼。并写信到沼泽山庄,圣约翰定期来信祝我幸福。还未阿黛尔换了

    2022-07-03

  • 《简爱》第三十七章读书笔记

    《简爱》第三十七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简爱终于找到了罗伯斯特先生,散步时候简爱向他诉说了自己过去的经历,故意说起圣约翰,在对比中

    2022-07-03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