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写作背景是什么介绍

【导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分享一下。来了解了解吧!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写作背景介绍

  本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本书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机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陆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 本书探讨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背景是捷克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当时捷克的一系列改革激怒了苏联,他们出兵占领了布拉格。在这样一个激烈的历史事件面前,我们的四个主要人物被迫做出反应,被迫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做出深刻的思考和反省。在历史的偶然性面前,人的生命究竟应该摆在何处?人应当如何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并给它定下调性?重有重的沉痛,轻有轻的漂浮。

  托马斯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在性关系上比较开放,对他来说,爱情和婚姻是沉重的,因为它们意味着日常性的轮回。但是特蕾莎的出现剧烈地改变了他的观念,特蕾莎本来是一个小城镇上的女招待,和托马斯有过一面之缘,她厌恶自己生长的庸俗环境,渴望一种有尊严的文化生活。于是她抛下一切来到布拉格找托马斯。在人生的一切方面,她和托马斯都是不对等的,而她的无助和冒险的勇气引发了托马斯心中的怜悯,决心与特蕾莎结为夫妇。

  但是托马斯在婚后难以保持忠诚,这使得特蕾莎非常痛苦。她的痛苦也带给托马斯困惑,不知如何在妻子和情人尤其是萨比娜之间保持平衡。正在此时苏军占领了布拉格,在一阵短暂的抗议狂欢之后,形势变得沉重起来。于是特蕾莎建议离开布拉格去瑞士工作,这样托马斯也可以摆脱那些布拉格的旧相好。

  但是萨比娜也早早地去了瑞士。在那里,托马斯依然可以和旧情人相会。同时特蕾莎无法适应瑞士的生活,便独自返回了占领中的布拉格。托马斯被沉重的责任感和内疚折磨,也回到布拉格,但是他刚履行完丈夫身份的义务,就感到这沉重的责任压得他很痛苦。总的来说,托马斯在生命的轻与重之间,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取舍。

  画家萨比娜是整个作品中最为轻盈的人物。她与托马斯一样,从不为俗套和成见所苦,也从来没有什么形而上学的苦恼。她到了瑞士以后,有了一个新的情人弗朗茨,弗朗茨是作品中最为沉重的人物。弗朗茨是一个学者,在事业上很成功,但是他不满足于在学院里当一个纸上谈兵的知识分子,觉得真正的现实在外面的什么地方。他有强烈的对冒险与浪漫的渴望,他参加了一个请愿团,向柬埔寨边境进军。但是在这片东南亚的土地上,一群白人却因为语言和其他不一致的看法闹得混乱不堪。人们陶醉于自己的勇气,为自己赋予光环,这次游行当然以失败告终。在曼谷,他遭到了强盗的打劫,在搏斗中失去了性命。我们看到怀着非常有重量的目标的弗朗茨,最终却死得轻于鸿毛。

  最后特蕾莎对布拉格的城市生活彻底失望,和托马斯到农村生活,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一致。到农村意味着断绝之前的一切社会关系,进入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可是在田园牧歌的叙事里,人生是没有重量的,作者在结局设置时放进了一个隐喻,让他们在一次雨天的车祸中因为刹车失灵双双丧生。

  在这个四重奏组合里,最终活下来的只有萨比娜。她陷入了无根的漂泊,我们最后一次读到她的去处,是在美国。这可能是一个东欧知识分子,最有可能的流亡去处吧。

  就文学性而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什么会在文学界得到如此崇高的评价,原因很多,这里只列三条:

  1.小说处理的问题极为重要。昆德拉触碰到了人生的本质命题,发掘了生命之轻和生命之沉重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出在荒谬境地中,无论选择何种生命态度,都将遇到各自的问题。生命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套路可循。昆德拉发展了尼采关于生命永恒轮回的学说,将它往前更推进一步。选择这样的题材,无疑需要巨大的思考深度和勇气。

  2.叙事方式具有先锋性。昆德拉放弃了传统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手法,因为现代的任何读者不需要经过什么思考,也都能明白小说里的人物是虚构的,他无需证明这些人物真的存在。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比较抽象和扁平,相对于描写他们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昆德拉更在意的是构建他们的想法。除了他们的爱情和欲望,他们的思辨过程也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因此,这四个人物,都具有很强的知识分子属性。另外,这部小说也没有采用传统小说的结构,而是借用了古典音乐的四重奏结构,用四个人物分别来展现生命从轻到重的不同层次。

  3.最后一点就是对于媚俗的深刻思考。媚俗的特征是平庸,并且动辄诉诸感情。人们的心对于特定的情境,已经产生了如同机器反射般被设定好的反应,这种稳固的、不变的、明确的关系,就是媚俗发生的机制。昆德拉谴责媚俗,是思维的懒惰,而思维的懒惰就会去寻找那些确定无疑的意义,好给自己的人生增加重量。媚俗的人物不但自我贬低,也不独立思考,只会去寻求那些确定的意义,借助这些意义来让自己获得崇高的感觉,达到自我感动和催眠的效果。媚俗就像是这个世界戴上的美丽面具。昆德拉继承了德语圈艺术传统里对媚俗的思考,并将它发展为重要的文学母体。如今人们只要提到媚俗这两个字,就不得不想到这本小说。作者:量子孤岛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七月与安生》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七月与安生》分别是怎样的人  “13岁” , 奏响了青春序曲的第一个音符。七月与安生从踏入中学校门的一刻起,便

    2022-11-15

  • 《七月与安生》中苏家明到底喜欢谁?

      《七月与安生》中苏家明到底喜欢谁  毫无疑问的是,苏家明是爱安生的,也是爱七月的。不过,这两种爱不一样。  这两种爱正好反

    2022-11-15

  • 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主要内容  《七月与安生》讲述了七月与安生的成长故事。十三岁那年,七月与安生展开了她们的青春序幕

    2022-11-15

  • 安妮宝贝《告别薇安》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安妮宝贝《告别薇安》主要内容  《告别薇安》讲述了一个名叫林的男人的故事。林在网络论坛上邂逅了一名叫薇安的女子,薇安的

    2022-11-15

  • 《围城》第九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九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两亲家见过面,彼此请过客,往来拜访过,心里还交换过鄙视,谁也不满意谁。方家恨孙家简慢,孙家厌方家陈

    2022-08-05

  • 《围城》第八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八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

    2022-08-05

  • 《围城》第七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七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鸿渐情感像个漩涡。自己没牵到,可以放心。但听说孙小姐和旁人好,又刺心难受。自己并未爱上孙小姐

    2022-08-05

  • 《围城》第六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六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高松年闻讯匆匆到教员宿舍里应酬一下,回到办公室,一月来的心事不能再搁在一边不想了。自从长沙危

    2022-08-05

  • 《围城》第五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五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辛楣,我有句笑话,你别生气。这条路我们第一次走,交通并不方便。我们这种毫无旅行经验的人,照管自己

    2022-08-05

  • 《围城》第四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四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方鸿渐把信还给唐小姐时,痴钝并无感觉。过些时,他才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的心痛,就像因蜷曲而

    2022-08-05

  • 《围城》第三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三章读书笔记 方鸿渐在无聊的时间里想起了苏小姐。 船上一别,不知她近来怎样。自己答应过去看她,何妨去一次呢?明知也许

    2022-08-05

  • 《围城》第二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二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

    2022-08-05

  • 《围城》第一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一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第一章方鸿渐留学归来,乘坐法国邮船回国。 旅途中艳遇鲍小姐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

    2022-08-04

  • 《简爱》第三十八章读书笔记

    《简爱》第三十八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简爱和罗切斯特悄悄举行了婚礼。并写信到沼泽山庄,圣约翰定期来信祝我幸福。还未阿黛尔换了

    2022-07-03

  • 《简爱》第三十七章读书笔记

    《简爱》第三十七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简爱终于找到了罗伯斯特先生,散步时候简爱向他诉说了自己过去的经历,故意说起圣约翰,在对比中

    2022-07-03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