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传》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导语】:

金钟传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正明集》。八卷六十四回。题正一子、克明子著,后学鬲津天香居士正定注解,津门培一批,鬲津静一居士、超凡居士录,冰斋校,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

  金钟传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正明集》。八卷六十四回。题“正一子、克明子著,后学鬲津天香居士正定注解,津门培一批,鬲津静一居士、超凡居士录,冰斋校”,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乐善堂藏板本,藏浙江省图书馆;1926年上海锦文堂石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乐善堂藏板本,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乐善堂藏板本。

  延安府有一女子叫贺淑媛,因父亲不幸早亡,家道中落,兼连年荒旱,遂随母杨氏逃往北直永清县。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失身青楼。当其刚入青楼之日,尚未逢迎,适有江南举人李金华进京,路过永清,宿于贺家,与淑媛情投意合。淑媛曾以身相许,决志从良,誓不逢迎。金华则许以成名之后迎娶,遂赴京都。

  贺家母女自李金华走后,移居杨村。杨村土豪钱尚明见贺淑媛丰姿秀雅,垂涎三尺,与走狗常近财等共谋划策,企图诱取霸占。先是带人黑夜闯进贺家,将衣物、钱财抢掠一空;后又假做好人,让杨氏向“慷慨”的钱大爷借贷纹银,约定五个月归还,并无附加条件。哪知到期后,钱尚明、常近财就拿出借据索人,借据中竟有“以女作当”字句,实是当时做了手脚。淑媛母女无法,只得到本府去告。府主谢春和,系安徽滁州人,平日正直无私,明镜高悬。春和见状,经过察颜观色,详问细审,真伪立判。钱尚明、常近财等难逃罪责。春和收淑媛为义女,即让贺家母女暂住府衙。不久,谢春和因政绩卓著,调任保定府正堂。在任时,因审一个凶恶无比的逆理之人,盛怒之下,造成气塞难通,两耳双聋,不能听审。虽已提升按察司,谢春和仍不得不告病携眷回家。由水路南下,到沧州泊船。时半夜三更,遭强贼打劫,将淑媛抢去,并将谢公夫妇投入河中,只杨氏逃脱报案。

  贼头魏勇欲逼奸淑媛,淑媛凛然难犯,遂悬梁自尽。淑媛尸埋被盗,死而复活,又落魏勇同党阎荣手中,经受磨难。经沧州知州杜清明断,终于脱离贼窝。被抛入江心的谢公夫妇,也被济难救生的养素子救起,死里逃生。更可喜的是,谢公经此一难,耳疾竟愈。养素子出面,杜清、淑媛母女等同至河干拜访谢公,皆喜极而泣。谢公、杜清两人交谈十分投机。针对沧州地区民风不古、盗抢之事不绝,谢公要杜清“德威并用,自无不治”。杜清领教告辞,谢公则再携家眷及淑媛母女同返滁州。在滁州有日,春和夫妇偶得时症,淑媛不避秽污,不辞嫌疑,事谢公竟如亲父,竭力舍身以报,义孝上格天心。 天庭感其诚不可负,遂添谢公阳寿一纪,封淑媛为贞烈孝女。

  李金华离永清,抵京都,访同年,准备会试,但张榜之时却名落孙山。感慨之余,与友南下同回故乡。又经永清,再住原店。然时过境迁,人异貌非,淑媛母女已随谢公赴陕。金华遂回家乡,上坟祭奠,处理家事。后又与友乘船赴京,船泊天津城外,听得河岸有一乞丐小儿卖唱,下船询问,得知系谢公之侄子莲,遂收留教学。

  康熙七年,李金华等人再次应试。经保和殿殿试,金华钦定为探花。会试副总裁胡升见金华才貌双全,欲为女儿择婿。金华据实相告:“婚姻早定,万难从命。”胡升认为金华“不察时务”、“不自尊重,泥于妓者”。胡升面奏圣上,备言李金华举止不端。圣上命礼部详察上奏。礼部尚书、会试大总裁杜清,便将李金华之为人、贺淑媛之贞节,一一奏上。圣上阅奏,命李金华自京都巡查,南至两广;钦赐铜铡,凡遇恶官赃吏,先斩后奏;即封淑媛为贞孝夫人,以待完婚。

  金华接到上谕,入朝谢恩,告别同年及座师,出京而去。即带仆人李忠,步行至天津,微服私访。访知知府卜文卿,绰号“不问清”,与上司钱升狼狈为奸。平日包揽官私,欺民欺君,实乃酷吏虐民,作恶多端。百姓闻钦差到此,冤状纷纷,其事多多,不胜枚举。金华当即据实参奏,卜文卿立刻被革职撤任。一时闻者莫不称快,贪官污吏莫不惊惶。金华又沿街密访,将一班逆子讼师,尽为缉拿,腰斩示众。诸事完毕,又带人万里巡行,躬亲密访。下山东,至两广,赴安徽,到滁州,所有一切官民之善恶,尽行查清,以待回京沿途缉拿。

  其时,谢公春和已从内侄子莲口中得知金华一切,并已告知淑媛。今闻金华将到,无不悲喜交集。金华和谢公俱倾心相慕,相见恨晚。谢公便言子莲一事,称谢一回;金华亦言及淑媛一节,备言感戴。金华与淑媛完婚之日,鼓乐喧天,万民称贺。

  金华针对民风实情,命铸醒世金钟,重一万八百斤,悬于城内十字路口,于每日五更撞一百零八声,以惊去人们的十恶八邪。金华抵京,缴旨已毕,圣上见喜,即升为内阁学士。金华谢恩,尽职效力。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