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后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导语】:

三国志后传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续编三国志后传》,一名《续三国志》。十卷一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余杂记,西蜀酉阳野史编次,酉阳野史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明

  三国志后传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续编三国志后传》,一名《续三国志》。十卷一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余杂记,西蜀酉阳野史编次”,酉阳野史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序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日本村口书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序本再刊本,藏上海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序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序本再刊本,1994年岳麓书社“续四大古典小说”排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序本再刊本。

  三国时期,魏将邓艾领兵攻打蜀汉,后主刘禅弃战出降。北地王刘堪力阻不成,将幼子刘曜托于刘璩,哭入昭烈庙自刎而亡。刘璩是先主刘备之孙,为图复国,由亲兵总领齐万年护卫,率领众家功臣后代杀出成都,被乱军冲散。姜维与张苞之子张宾共谋,诈降魏将钟会。事败,姜维死于乱军中。张宾与赵云之孙赵概、赵染、赵勒及黄忠之后黄臣兄弟出走张掖。

  蜀汉灭,司马炎逼魏帝禅位,自立为帝,又兴兵伐吴,一统中华。司马炎驾崩,太子继位,是为惠帝。

  刘璩逃至安定,改名刘渊,投奔羌人郝元度部。郝元度会猎锁阳川。齐万年夸技逞能,箭穿双鸟,力杀猛虎,威镇三部羌人。郝元度见刘渊、万年英勇,使刘渊镇守柳林川。刘渊招兵买马,屯田积粮,兵势日强。张宾众人来到雍梁地界,遭到大盗曹嶷劫杀,投奔隐士陈元达处安身。赵勒年幼,与众人失散,几经波折,被上党石苋收为义子,改姓留名,叫做石勒。

  刘渊说合羌胡三部,起兵讨晋。张宾等人辞别陈元达来投刘渊。不久,诸葛亮之孙宣于也率魏延之后来投。一时英雄复会,军心大振。先锋齐万年夺关斩将,所向披靡。晋惠帝调兵遣将,设伏兵杀死了齐万年。双方屡战,互有胜负,议和罢兵。晋封刘渊为左贤王,都左国城。此时,关兴之子关防兄弟和王平之子王弥等人来投。刘渊声势倍胜于前,匈奴胡部无不拥戴。惠帝昏庸,贾后专权。众王自相残杀,内乱不断,朝政大权落入齐王手中。刘渊听说晋宫内乱,自立为汉王,举兵反晋,攻克平阳。张宾请陈元达出山助汉。刘渊遂以太子刘聪为帅,张宾为军师,王弥、刘灵为先锋,攻打晋地,连下六郡。晋诏命成都王司马颖为盟主,陆机为帅,统领八镇亲王,十四路诸侯,发兵讨汉。两军交战数月,胜负不分,议和收兵。

  齐王独专朝政,引起诸王不满。长沙王入京杀了齐王,又被东海王诛杀。诸王争权夺利,骨肉相残。东海王杀惠帝,立怀帝。琅玡王司马睿见朝政日非,避乱江东,招纳贤士以自保。

  汉王刘渊趁晋室内乱,发兵攻晋,三打洛阳,强攻破城,掳怀帝回归平阳。刘渊破晋,旧仇得报,荒淫无度,染病身亡。太子刘聪继位称帝,骄横残暴,戮亲杀戚。于是,石勒叛汉,杀王弥而自立。

  晋室无主,南阳王立秦王司马邺即位长安,是为愍帝。汉兵来攻,长安久困,南阳王出城投降被杀。愍帝逃亡雍州,集勤王之师复得长安。汉军败退,转而攻占并州。汉王刘聪闻报,大宴群臣,令晋怀帝青衣小帽,执壶斟酒。晋朝旧臣见怀帝受辱,怒斥刘聪。刘聪杀怀帝与晋臣,命刘曜二打长安。刘曜攻打长安被晋兵击败。石勒袭幽州杀太守王浚,又连克常山诸城,声名远震。刘曜乘势,三打长安,愍帝出城投降。汉军连捷,刘聪益骄,辱愍帝又杀之。陈元达见刘聪荒淫,多次进谏,反被逐出,自愧有负先帝重托,服毒自尽。姜发、黄臣众将由此心寒,纷纷辞朝而去,自此,朝政日非,国势渐衰。

  琅玡王司马睿即位江东,史称东晋。司马睿招贤纳士,扫荡杜曾巨寇,平定周劭叛乱,剪除华轶背逆,先败刘曜得洛阳,后退石勒占彭城。一时人心归附,声威大振。

  汉主刘聪病危,宣召刘曜、石勒二将入朝接受顾命。二将畏惧,不敢入京。刘聪死,太子刘灿继位,荒淫更过其父,宠信奸人靳准,反被靳准杀害。刘曜闻报,自立为大赵皇帝,约合石勒会兵讨伐靳准。靳准献传国玉玺求和,被石勒设计斩杀。不久,石勒与刘曜绝交,自立称帝,以旧姓为国名,是为后赵。

  晋荆州刺史王敦,素怀不臣之心。趁名将祖逖病故,领兵入建康。晋元帝受他压制,忧愤而亡。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明帝。王敦欲自立称帝,兴兵再犯建康。明帝亲自统领京城兵将拒敌,挑选敢死壮士,夜袭王敦军营。王敦兵败不退,幸而苏峻等勤王兵到,击溃王敦。王敦死,部下出降。不久,明帝驾崩,五岁太子司马衍继位,即是成帝。

  后赵石勒攻占青州,杀守将曹嶷,又攻荥阳。荥阳守将李矩遣使臣献降刘曜,要使二赵相攻。刘曜大喜,出兵荥阳。姜发、关心劝谏不纳,反受叱斥。二人见刘曜好战少谋,不纳忠心,于是弃赵归蜀。刘曜战荥阳,大败而归,国势日衰。

  晋成帝年幼,国事由庾亮执掌。苏峻破王敦有功却无封赏,于是怀恨庾亮。庾亮召苏峻入朝,要夺他兵权。苏峻领兵反叛,兵入建康,挟成帝以令诸侯。庾亮逃至温峤军中,约合各州郡起兵,共靖国难,几经大战,杀死苏峻,奉成帝驾还建康,晋室方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