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笔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导语】:

听雨轩笔记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四卷,曰杂纪、续纪、馀记、赘记,计一百三十六篇(则)。题清清凉道人述。徐承烈(1730?),号清凉道人,浙江德清人。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现存主要

  听雨轩笔记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四卷,曰杂纪、续纪、馀记、赘记,计一百三十六篇(则)。题“清清凉道人述”。徐承烈(1730—?),号清凉道人,浙江德清人。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一年(1806)研云楼精刊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1995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影印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

  是书以志怪为主,而每于叙述中,间出庄论雄谈,以寓微意。书中狐妖鬼魅、神仙道术、奇闻异事、风土人情,应有尽有。《三巨物》记叙作者所亲见之巨鳖等物,发议道:“以上三种,使他人言之,未有不疑其诞妄者;予骇于目而始信之于心。呜呼,事物无穷,少所见则多所怪。人奈何守书生一隅之识,妄发议论也哉!”《黑猴·艾虎·洋犬》叙黑猴仅大如拳,能于笔筒中盘曲睡;艾虎毛色与真虎无异,亦能作威吼,夜则卧于小扁葫芦中,等等,议论道:“夫目不越乎方隅,每以常而为怪,此数物者,以产自殊方,人皆罕睹,故咸惊而异之,犹夫蚕之成茧,茧之成丝,未见之者,亦未尝不以为必无是理也,故论物理人情,当以圆融为贵。”

  此书记录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的无限热爱,笔下呈现的多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极为优美的景象。如《画山》叙广西桂林府之阳朔县,有画山焉。山濒漓江石壁,高数十仞,长三十余里,色青碧红黄相间,虬松古树,遍生其间,寿藤状如龙蛇,蜿蜒纠缠,垂垂而下,自江上遥望,若图画然,故以画山名。《南屏山蛇》,写西湖髯丐捕蛇,双方相互搏斗的惊险场面,极富灵气的生活场景,虽怪而实真焉。髯丐舍蛇王而不杀,大约也包含了不将蛇类斩尽杀绝的用意。《炉峰龙》写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书中有的小说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揭露官场黑暗和时政窳败,如《康公义举》叙某土豪抢占民女为妾的罪行;《慈相银杏》刻划一个忘恩负义的官吏的丑恶嘴脸;《余杭令》写明代余杭某县令贪赃枉法、纵恶养奸的种种劣迹,作者亦发出“明时政如此,能不亡乎”的感慨。《漓渚朱生》叙朱生与慧尼互相爱慕,奈为环境所不容,双双殉情而死。另有一些记载奇人异行的篇章,如《庄叟技力》、《邬有仁》、《某生奇术》等,在对奇人的神勇绝技进行赞美的同时,或劝人不要夜郎自大,或告诫人不得伤害无辜,或发出“士不见用,沉沦下僚”的慨叹。《神骗》叙袁某以重修装金为名,骗取杭州西湖惠因寺僧不下二万余金的故事,极为曲折,深刻地揭示其所以得逞的原因,乃在抓住寺僧贪图小利的心理。《夏开基》叙夏开基以业农自食,其岳父高麟昭,鄙其贫寒,略不为周恤,世态炎凉,跃然纸上。

  新市狐仙

  江朴斋家后楼以贮器物,忽有狐仙居之,老者自言姓钟,陕人,因携眷游历,其妻忽病,故暂借居,必当厚报。言谈之间,辞气温雅,蔼然可亲,经史百家,熟如注水,与主人十分相得。江之小女颖姑亦与其家眷相处甚契,每遇时果,江辄命颖姑持饷其女,而夫人亦常以异果奇花相酬答。有道人自恃术高,欲驱逐之,右手仗剑向空画符,左手持水盏,口吸而喷之,闻楼上狐语曰:“庭中演戏剧矣,盍往观乎?”少顷,道人之剑忽离手,跃起丈余而堕于地,水盏亦碎。又有陈澹山者,以五雷法驱逐之,是夜对面楼屋上下皆红光围绕,殷殷作雷声,闻翁与夫人语曰:“本欲俟下月汝病痊愈方去,不意陈翁以五雷真火相逼,不可留矣;惜不及一别贤主人,奈何?”明早入视之,几榻如旧,地无纤尘,留别书一封,情辞眷恋而微有怨言,复赠珠宝等物为颖姑嫁妆,江读之黯然。陈澹山谓江曰:“彼大道已成,妖气消尽。吾虽以真气逼之,其去不肯作恶状。彼若不逊,则吾非其敌也。”

  炉峰龙

  明状元张元忭少时读书于香炉峰,梦一老叟谓之曰:“吾此山之龙也,潜修已千余年矣,去年某月日当出,以公坐处适压吾上,公,贵人也,吾若奋迅而出,则不利于公,必干天谴,故忍而俟之。后日午时,又应出矣,倘复失期,当再迟三百年。公何妨暂辍半日之功,俾吾得以冲霄昂壑乎?”张慨然诺之,惟言此处恒苦乏水,请惠一泉,届时请勿于出时水涌山崩,损坏禾麦田庐。及期正午,阴云四合,雷电交驰,公视向所坐处,有清水如线,自地而上,一蛇细若蚯蚓,随之行至门旁,为阈所阻,公以物去其阈下之土,蛇遂随流出。甫至阶下,忽霹雳大震,急雨如倾,蛇顿长丈余,头角鳞甲,光焰赫然,掉尾于庭之东偏,直入于土者数尺,旋即拔起,向公点首数四,腾空而去,雷雨亦止,屋宇树木,无一损者。而龙尾下注之处,遂成一泉,水甘而冽。

  跳白船

  绍兴有独特的捕鱼之法“跳白船”,其船长有二丈,阔止二尺余,右首船舷竖短网,高约尺许,左置一板,阔二尺,长与船等,白粉垩之,斜放水中,每当夜静,渔者轻棹其船于滩头岸侧,鱼见板上白影,辄惊跳而入船。张凤翔以此为业,甚乐之。一夕,发现有盗十余人,将黄白物置于棺中,遂逐渐载之归,然仍执故业,及后船被桥柱撞破,不能捕鱼,渐至口食不充,行乞度日。盗失金宝,疑为张所为,然见张伛偻行乞,萧然四壁,景状可怜,不疑而去。张复以行乞远出,将物陆续运出。其叔自杭州归,欲携之去,张故作不肯状,叔大骂,逼其同行,邻人咸劝之,乃随其叔而去,遂成富人。

  异玉

  举人梁某读书广州光孝寺,晚间常见有红光焰出池底,就视则无有,如是者半月矣。一日,洗砚于池,一鱼忽跃于前,惊而堕砚,命童子下池觅之,得片石焉,阔约二尺,长三尺,厚五寸有奇,两面俱极光滑,色微青而质温润,叩之泠然,承以短几。有波斯商人,见其宅有宝气上腾,知有异物,特来采访。梁出示所藏诸玉器示之,波斯商人俱云非是,忽见此石在侧,抚摩叹赏者久之,问肯售否。梁素饶于赀,且知其为“异物”,固不肯。波斯商人乃言此璞也,中有奇玉,若肯全售,当以万金易之;否则,愿出剖凿工,分一片与之而酬以三千金。梁许之,与之立要约。遂鸠工于梁所解之,去其石皮而玉质出焉,开视则宛然一“海天浴日图”,日殷红而水深碧,波涛澎湃,具浩瀚无涯之势,近上处色渐白,乃羊脂玉也。

  神骗

  杭州西湖惠因寺,为明代万历时织造太监孙隆所重修,极其壮丽,其后日就荒落。有游客来寺中,裘马甚都,仆从数辈亦煊赫。寺僧导之游,每历一处,其人辄瞠目点首,若有所默会者。言其袁姓,向为滇南司马,今养亲家居。前月梦韦驮尊神导游西湖至一寺,颇颓敝,神嘱曰:“汝若修此,必受无量福。”因束装来此,遍寻以验有无,今此境宛然梦中所游,故深异之耳。僧喜甚,求其修葺。袁允之,遂一面写书遣人赴海宁张令处借银,一面集匠估计,约需六千余金。数日后,往海宁者带回五百金先付应用,若再需银,容当续发。遂以金付寺僧,命其多方购料,并力兴工,即遣人回家取银。袁每日必至工所指挥,殿工将次告成,谓僧曰:“殿上诸佛诸天虽俱金相,然历年已久,昏暗甚矣。吾欲重为装金,俾内外俱新,何如?”僧又大喜。乃请得装塑匠来,通估诸佛菩萨及二十诸天,满身装金,需银二千余。袁许以一千八百金包办,不可;贴以所磨旧金,始允之。匠人磨去旧金,先装如来大像。忽一家人踉跄来报太夫人忽患中风,袁慌甚,亟命治装,留能干家人二名在此照料,并言日内送到银子,除还海宁外,可收入应用,便匆匆而去。等候多日,不见银到。匠人索要工值不得,一哄而散,而家人亦出游不返。盖当年孙隆为郑贵妃祈福而修此寺,五十余尊佛像皆长丈余,衣服甲胄悉涂泥金,而珠嵌其额,惟因日久蒙尘,无人知之。袁某先以重金作饵,宛转从容取其金珠而去,所得不下二万余金。惟于十大弟子额间尚留一珠未取,书其背曰:“留此珠及诸像身上余金,用以装修诸像,并完殿工,庶免吾之罪过”云。

  庄叟技力

  万永元者,以拳勇著名江浙间,自号万人雄。有老叟携一童子至,童子耳语曰:“手段亦有来历,但破绽多耳。”万不忿,问曰:“汝敢与吾较技乎?”童子应之。永元见叟癯而童稚,因曰:“先试力。”教场有石墩,中通一洞,约重四百余斤,盖操兵时用以树大旗者。永元两手掇之,行十余步而堕于地,观者啧啧惊叹。叟使童子试焉。石巨人小,仅可离地,而碍足不能行,遂置之,然手掇处指已入石半寸许,石屑霏霏落,众皆骇然。叟笑曰:“孩童不中用乃尔!”手提石掷之空中,落而陷于地者盈尺。永元大惭,问叟之师何人,叟不肯言。后晤本师孤云,孤云曰:“此吾师叔也,技与力迥绝同辈,吾师亦逊之。幸其少时曾于神前设誓,永不伤人,故汝不致受亏,否则殆矣。”永元自后不复事拳棒。

  夏开基

  夏开基以业农自食,其岳父高麟昭,鄙其贫寒,略不为周恤。岁暮,往岳家借贷不成,反遭恶语。夏毫无生路,遂投水求死,不意于泥淖中得元宝无数,骤成富户,饱食暖衣,高亦稍礼貌之。又次年,妻归宁久,夏往省之,徘徊于堂,频以手指度其庭柱之粗细。高异而问其何为,夏曰:“敝居房屋将倾,欲仿式以谋改造耳。”高大笑曰:“汝甫得饱粥吃,便起妄想,得非梦语乎?”夏妻适在旁,乃谓父曰:“使婿果能若此,父当何如?”答曰:“汝夫果能造屋,则工值饭食,我承办之。”盖笑其无力购料也。夏夫妇遂与高谆谆相订。高曰:“汝自去,我决不食言。”夏自念若当时岳肯贷以数金,则决无入水获银之事,其富贵实岳致之也,因计其所赏而还之。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