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情词无可追羞杀抱琵琶》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导语】:

见于《三刻拍案惊奇》第3回。明朝弘治年间,苏州昆山陆仲含仪容俊逸,举止端庄,少年进学,志向远大,笃于学业,不问游治。因父执谢度城之邀,到谢家设馆教其子谢鹏。谢女芳卿,年十

  见于《三刻拍案惊奇》第3回。明朝弘治年间,苏州昆山陆仲含仪容俊逸,举止端庄,少年进学,志向远大,笃于学业,不问游治。因父执谢度城之邀,到谢家设馆教其子谢鹏。谢女芳卿,年十八岁,容貌秀丽,富于才情;私窥陆仲含,一见钟情,遂有意挑之,先是故意在楼上弹琴,想以此打动他,但陆仲含不闻不问;后又写一情诗投到仲含房中,仲含见了,撕得粉碎。芳卿又乘父亲外出之机,径到仲含房中,欲以身相委,被仲含拒之,羞愤而归。仲含为避嫌,辞馆回家。次年闻得芳卿随人逃走,不知去向。三年后,仲含赴北京应科考。友人游妓院,一妓问起陆仲含。友人强拉仲含到妓院相见,竟是芳卿。原来,芳卿与薄生私通怀孕,被迫出逃,后被薄生卖到娼家,沦为妓女。芳卿见了仲含,回首往事,泪如雨注。仲含也深怜之。是夜,芳卿将平日积蓄五十金付仲含,求仲含为她赎身。仲含挺身任之,以一百六十金赎出芳卿。适逢芳卿母舅杨典史来京,仲含即托杨典史将芳卿带回苏州。因陆仲含积了阴德,是科连捷,中在二甲,做了兵部部属,后官至参政。

  如果按题材划分,这篇作品似乎应该称为爱情小说。但事实上,这里并没有奏响一曲动人心弦的爱情乐章;它所展示的,是封建礼教如何扼杀和埋葬了一颗活泼泼的心灵。

  谢芳卿是个美丽而不幸的少女。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吹箫、弹琴、下棋、做诗,无件不通,更兼容颜秀丽,性情潇洒。她自负很高:“苏小妹没我的色,越西施少我的才。”然而身为女子,她被限制在内庭深院那一方狭小的天地里,除了料理家务,只有在那冬夜春宵,怅望星空,茫然地构想着未来的生活。她正当青春妙龄,情窦初开,却不知道自己的爱情之舟将驶向何方。她曾感叹历史上的才女,深憾朱淑真“把这段才色配个庸流,岂不可恨! 倒不如文君得配着相如,名高千古!” 但在现实生活中,她到哪里去寻觅意中人呢? 因此郁怏无聊。当陆仲含来到谢家时,芳卿见他“丰神秀爽,言语温雅”,不啻在幽暗的心灵洞开了一扇窗户。那幻想中模糊的身影变成了眼前清晰可感的对象,“以此十分留意”。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芳卿不可能和陆仲含在直接的交往中发展感情。她只能凭着机智去观察、试探陆仲含。见陆仲含苦心用功,她便在心中赞叹:“这是他一心在书上,是一个狠读书秀才。”芳卿常在楼上调丝弄竹,想引起陆仲含的注意,仲含“却似不听得般”,芳卿更觉得他“至诚可托终身”。当她投去情诗,见陆仲含读了诗,和了一首,旋又扯碎了,便想道:“他若是无情的,一定上手扯坏; 他又这等想看,又和,一定也有些动情。扯坏时他怕人知道,欲灭形迹了,还是个有心人。”三番两次的试探,使芳卿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对陆仲含的爱变得更加执着和强烈了。最后,她不顾少女的羞涩,把闺训抛在脑后,月夜来到陆仲含房中,勇敢地以身相委。小说极有层次地刻划出青春少女的情思萌动,让我们看到,在那不许妇女自由追求幸福的时代,一个渴求爱情的灵魂是不会因为礼教的束缚而宁静的。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谢芳卿的真挚爱情得不到应有的回响。陆仲含是那个时代所谓的正人君子。他“勤学好问,故此胸中极其赅博,诸子百家,无不贯通”。又“少年老成”,“若是寻花问柳,饮酒游山,他便裹足不入”:他品德高尚,能急人之难,慷慨乐助;为官以后,也能秉正持刚。但是,陆仲含又是一个被封建礼教紧紧裹住的“套中人”。且看他的夫子自道:“我们儒生,只可用心在八股头上,脱有余工,当博通经史。若这些吟诗、作赋、弹琴、下棋,多一件是添一件累,不可看他。”他非常自觉地按照封建礼教的一整套行为规范立身处世,除了圣贤之书和八股功名,他的脑子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了,连谢芳卿也不禁诧异道:“怎小小年纪这样腐气?”当芳卿主动来到陆仲含房中,向他吐露衷曲时,陆仲含想到的只有“节、义”二字,他对芳卿作色道:“女郎差矣!节、义二字不可亏! 若使今日女郎失身,便是失节;我今日与女郎苟合,便是不义。”

  陆仲含的拒绝,对谢芳卿该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 一个对爱情满腔期待的少女,当她那一份真诚的感情遭到冷遇时,很自然地会转化为强烈的报复心理的。当丫环在旁劝慰道:“有这样不识抬举的?亲娘捱半年,怕不嫁出个好姑夫?要这样呆物,料也不溜亮的!” 芳卿听了便点了点头。她打定了主意:“好歹要寻个似他的!”但谢芳卿的第二次选择却再也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细心观察,注重人品才貌了,结果遇人不淑,坠入了苦难的深渊。后来,陆仲含再遇谢芳卿,得知她的不幸遭遇后,“殊有不能释然光景”。确实,谢芳卿的轻率从人,很大原因在于陆仲含对她心灵的伤害,陆仲含能无动于衷吗?也许直到此时,他那麻木的感情才稍稍复苏吧。

  《三刻拍案惊奇》中有几篇作品涉及了婚姻、家庭问题,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一篇真正的爱情小说。作者创作这类题材的小说,其用意都是为了宣扬节义伦理观,而两心相知、两情相悦的真正爱情,恰恰为封建节义观所不容。在作者看来,男女之间的关系,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撮合的所谓明媒正娶的婚姻外,其他任何关系,都有碍名理,而且非淫则奸。谢芳卿正是孟子所说的那种“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的女子,因此遭到作者的唾弃,成为一个宣扬礼教的“反面教材”。作者故意安排了谢芳卿失身薄悻郎、最后沦为妓女的悲惨结局,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这篇小说并不因为作者思想的落后而失去其价值。作者宣扬封建伦理观,不是空洞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来表现的。从谢芳卿身上,我们看到了灵魂的不羁,也看到了在那个时代,妇女的人生道路上布满了无数的陷阱。陆仲含这个人物形象,同样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虽然他善良正直,却过早地失去了年轻人的血性和朝气,他的感情世界如同一张白纸,灵魂已被礼教扭曲了。让我们从客观描绘中认识封建礼教的危害性,正是这篇小说意义之所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