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雨村》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导语】:

《红楼梦》由他开始,后四十回也写成由他结束,这是符合曹雪芹构思的原意的。他的出现,体现了作者假语村言的寓意,正如他的对应人物甄士隐即真事隐去一样。真事隐去,才能铺衍出这

  《红楼梦》由他开始,后四十回也写成由他结束,这是符合曹雪芹构思的原意的。他的出现,体现了作者“假语村言”的寓意,正如他的对应人物甄士隐即“真事隐去”一样。真事隐去,才能铺衍出这一段千古奇文,所以甄士隐失踪之后,贾雨村便正式登场,从而成为一部《红楼梦》时隐时现贯穿全书的人物。当全书故事结束,甄士隐再次出现,贾雨村也便告退,红楼之梦,一场奇异的人间悲欢离合之梦也就该醒了。这便是贾雨村在书中所起到的作用。

  但是曹雪芹并没有仅仅把他作为一个概念人物来交待,而是赋予了真实的血肉和性情,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合乎逻辑的性格发展的过程。

  贾雨村原系湖州人士,出身于诗书仕宦之族,是一个读书人。可惜家道败落,流寓苏州,寄寓在葫芦庙内卖文作字为生。这贾雨村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第1回)是一个相貌堂堂的男子,所以甄士隐家的丫鬟一见便知是落难英雄,贾政一见顿生好感,对他的优待便不同于旁人。他也天生有才,抱负非浅,所谓科举考试的“时尚之学”并不曾放在眼中,只是一时未能得逞,正如他在对联中说:“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时幸遇甄士隐,甄士隐奇他之才,资助他入京赴试。因此,贾雨村的发迹,与甄士隐的帮助分不开,甄士隐是他的恩人。那么他是如何报答这位恩人的呢?当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人拐骗、出卖事发,贾雨村时正为金陵应天府知府,他亲手办理这件案子,本应借机报答恩人,也不枉了甄士隐相知一场,然而在权衡诸种利弊之后,他竟然依据门子提供的“护官符”,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致使英莲重又落入虎口。贾雨村从此便平步青云,由知府渐次升至御史、吏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升官的秘窍便是牢记“护官符”,处处维护四大家族的利益,因此这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无耻文人的典型。曹雪芹对这个人物的厌恶之情,随处可见。他常常借书中人物之口,不经意的表示这一点,第32回,写宝玉听到老爷子唤他出去见贾雨村时,顿时“心中好不自在”,磨磨蹭蹭极不愿意出去。第48回更借平儿之口骂道:“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 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贾雨村的堕落也有一个过程。他原先似乎也较为有志气,穷途末路寄居葫芦庙里时,身虽贱而志还不短,与甄士隐交往既久,也不曾开口乞讨什么,碰到主人另有贵客,倒十分知趣,识机而退。以致甄士隐愿意帮助他都不敢开口,以防唐突了他。当甄士隐出资助他入京赶考,他收了银子并衣服,“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第1回),丝毫未表现出惶恐若惊的穷酸相,器宇不凡。当他中了进士,升为知府后,不到一年竟被上司参了个“生性狡猾,擅篡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第2回)而被革职,究其原因,实是他“恃才侮上”一条所致。贾雨村革职后,被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聘为塾师,一天当他无事闲步走到一座孤庙前,见到一副破旧的对联,不禁有所启发。那对联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似乎从此以后,这贾雨村便不再犯“恃才侮上”的错误了。正巧朝廷要起复旧员,他连忙央林如海致信贾政,为他谋职。为了和贾府攀上本家,那吹嘘牵连的功夫没有少费,他居然能从贾府世袭起,“代字辈下来宁荣两宅人口房舍以及起居事宜,一概都明白”(第92回),连贾政也感到惊奇。贾雨村再次复职知府后,碰到的第一桩案件便是命案:薛蟠为抢买英莲,打死冯渊冯公子后,逃得无影无踪。贾雨村大怒,立刻命公人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但是当他从门子手里拿到“护官符”后,得知自家官运及性命全系于此,于是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甄士隐当年的知遇之恩,早已抛之脑后。这里又修书与贾政并王子腾,谓“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一场命案如此了结,贾雨村利欲熏心、恩将仇报的豺狼本性彻底暴露。英莲是第一个牺牲品,那门子便是第二个。贾雨村害怕那门子说出自己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第4回)。

  果然从此以后,贾雨村虽巴结上了四大家族,越发为非作歹,却能步步高升。经他的手,不仅枉法屈了冯渊的命,他还与贾赦、贾琏勾结一起,害死了石呆子(第48回)。他的发迹完全仰仗贾府,但他仍然是恩将仇报。高鹗续书写到贾府遭抄时,贾雨村怕人说他与贾府有关系,于是“便狠狠的踢了一脚,所以两府里才到底抄了”(第107回),这与曹雪芹对这一人物的设计是合拍的,也符合贾雨村的性格特征。贾雨村虽是作为全书结构的线索人物出现,但曹雪芹同样赋予他生动的个性特征,而塑造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