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宝《宋定伯捉鬼》原文及赏析

【导语】:

〔晋〕干宝 南阳宋定伯①,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

  〔晋〕干宝

  南阳宋定伯①,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②,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③。”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④。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⑤。鬼大呼,声咋咋然⑥,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当时石崇有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

  【注释】 ① 南阳: 郡名,郡治在宛(今河南南阳市)。宋定伯:《太平御览》引作“宗定伯”。②迟: 缓慢。《太平御览》作亟。亟: 急迫,此处有疲乏之意。递相担: 交替背负。③唾: 吐唾沫。④漕漼(cui璀):涉水的声音。⑤急执: 紧紧地捉住。⑥咋(ze责)咋: 鬼惨叫的声音。

  【赏析】 世间无鬼,当然不会发生人卖鬼的事。《宋定伯》卖鬼,实属荒诞无稽,而它却具有巨大的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究其原因,它在整体上是一种象征。这种象征的特点就在于自由虚构的外部形态突破了生活实态,以出人意外的情节,给人以相当高的审美自由度,引导人们深思其丰富而深刻的内在意蕴。我国的上古神话、先秦寓言、历代笔记小说,无不包含着这种象征的色彩。互见于《列异传》、《搜神记》的《宋定伯》可算是前有继承,后有发展。

  《宋定伯》外部形态确非生活实态。夜行逢鬼,诳鬼,竟与鬼同行,实在滑稽可笑。人鬼“共递相担”,一太重,一无重; 先后渡水,一有声,一无声,令人无从考信。定伯担鬼急速持行,至市中放下,鬼化为羊,被唾而卖之,得钱千五,更是荒唐至极。时人传为美谈,益增荒唐的笑料。然而,人们明知荒诞,却偏爱看,爱听,爱传,传遍时人,传至后世,可见于荒诞中透露了人情的真实。因为现实生活无鬼却有“鬼”,人逢鬼是没有的事,人逢“鬼”却是常有的事。这种“鬼”就是阻碍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反动邪恶的势力,封建腐朽的观念,奸诈诡谲的伎俩。这种“鬼”阴魂不散,如矛盾之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作祟为害,往往使人防不胜防,因而一般人既怕“鬼”又恨“鬼”。

  定伯与鬼相逢,即人与鬼发生了矛盾,展开了斗争: 不是鬼害人,就是人治鬼; 究竟谁胜谁负,广大读者自然站在人的一边,与定伯共安危。而象征的表述,半透明的艺术结构,使读者在漫画式的似与不似之间,处于模糊的境界,渐渐地产生了无所谓荒诞、无所谓真实的心理状态,进而忘了荒诞,只有真实,为定伯捏一把汗,愿定伯免遭祸害,获得胜利。这种心理状态既有真实性,又有普遍性; 既出之于荒诞故事的情理之外,又入之于现实生活的情理之中。当定伯与鬼相遇,各怀戒心,倍加警惕,互相盘问,定伯却毫不畏惧,沉着应答,以 “我亦鬼”诳鬼,初步取信于鬼,读者为之庆幸。而怕人胜于人怕鬼的鬼还是将信将疑,又以“步行太迟”为藉口,向定伯提出“共递相担”,是阴谋验试; 果因定伯太重而被疑为“非鬼”。当定伯又以自己是“新鬼”诳之,再次取信于鬼,读者又为之惊喜。继而定伯趁便以“新鬼”为由,谦逊地请教于老鬼之所畏忌,得其“不喜人唾”的奥秘,读者多么希望定伯立刻唾之以制胜。适巧又遇河渡水,当鬼发现定伯渡水有声而复疑,定伯又以“新死,不习渡水”诳之;待鬼终信不疑时,定伯变被动为主动,转守为攻,担鬼持行,直至鬼受唾化羊被卖,读者无不拍手称快!总之,读者都随定伯诳鬼、诱鬼、挟鬼、卖鬼一步一步地获胜而如释重负、欢欣鼓舞。“定伯卖鬼,得钱千五”,既是时人对定伯的赞颂,也是广大传诵者自我心愿的表白和喜悦心情的流露。

  艺术,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广义的象征。即使是写实的作品,其中也往往难免象征的因素。特别是这种寓言式的人鬼斗争之类的故事传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成民族心理定势,因为,在二十世纪的佳作中,这种寓言式的象征还是频频出现。正因为这样,荒诞形式与真实内涵相统一的这篇古代微型小说,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无论在创作方面、社会意义方面或审美价值方面。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