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阳松玠萧睿明 北齐志怪小说。阳松玠撰。原载《谈薮》。《太平广记》卷一六一引载。作品叙述:齐松滋令,萧睿明,为兰陵人。其母患病,积年不愈。睿明昼夜祈祷,希冀神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原文及翻译
原文: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
2022-12-02
三国两晋南北朝阳松玠萧睿明 北齐志怪小说。阳松玠撰。原载《谈薮》。《太平广记》卷一六一引载。作品叙述:齐松滋令,萧睿明,为兰陵人。其母患病,积年不愈。睿明昼夜祈祷,希冀神
三国两晋南北朝·阳松玠·萧睿明
北齐志怪小说。阳松玠撰。原载《谈薮》。《太平广记》卷一六一引载。作品叙述:齐松滋令,萧睿明,为兰陵人。其母患病,积年不愈。睿明昼夜祈祷,希冀神灵保佑。其时寒冻,睿明下泪,凝结如筋;额上扣血,成水不溜。忽有一人,以一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睿明跪而受之,授函者忽然不见。便以函奉母,函中惟有三寸绢,丹书为日月字,母病即愈。作品赞扬了萧睿明的至诚孝道。因孝感动神明,致使神灵授丹书,母病即瘥,反映了北朝时期宗教的因果之说与儒家的忠孝思想融为一体的文化合流的趋向。作品通过叙述情节来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不同于一般志怪小说主要以对话描写,或用细节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行文中那段天寒额上扣血与泪水成冰的直叙,把萧睿明的至孝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文中构设孝感神灵,授萧石函,使母病瘥的情节,使作品意趣横生,带上浪漫色彩。这种在志人小说集中,揉入志怪篇章的编撰方法,反映了志人、志怪合流的趋向,直接为唐传奇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
原文: 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彬与诸将入辞,帝戒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忽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烦急击。”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