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霜天晓角梅》原文及赏析

【导语】:

  《梅花·霜天晓角梅》咏梅花诗鉴赏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梅花·霜天晓角梅》咏梅花诗鉴赏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这首咏梅词,起两句先写梅花开放的前奏。晚晴天气,风停了下来,严酷的春寒也为之稍稍收敛。“春威”指春寒,“折”有减损之意,“春威折”三字用得很别致。还未写梅花,梅花已经呼之欲出了。

  “脉脉”三句,写早梅的神韵,也初步写了早梅的环境。花开得不多,只是疏疏的几朵,在轻云的衬托下,已经脉脉含情。“云来去”承“天淡”,“数枝雪”承“花疏”,虽没有写月色,但从“云来去”三字看,实际上是很传神地写了月色的。不仅写了月色,连渲染月色的微云也非常灵动地烘托出来了,实在是神来之笔。

  过片“胜绝”句承上,整个概括上片。未写赏花之人,先写梅花的胜绝。“愁亦绝”启下,再引入赏花的人,就不突兀了。梅花本无所谓愁不愁。只因为它在严寒中开花,又开得如此稀疏,如此洁白,在愁人眼中,它就成了愁的象征,不但“胜绝”,而且“愁亦绝”了。这是愁的感情移入,所以接下去就写人,写赏花人的主观感受:“此情谁共说”?这是一句不需要回答的提问句,是为了加重语气的。愁到无人可以倾诉甚至无人能够理解的程度,愁之深重也就可以概见了。

  最后三句却又不继续写愁,倒是一笔荡开去,再一次补写梅花的环境:除了天淡云闲以外,还有画楼,还有明月,还有飞度长空的飞雁,更主要的是还有赏花的人,但诗人偏偏以不经意的手法出之。“惟有”二字,写出了环境的极端孤寂。除了“两行低雁”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活动的生物了。“低”字也用得极好,仿佛雁是故意低飞,要来与独自倚楼赏花的人作伴,要来看清楚赏花人的愁眉似的。最后才仿佛在有意无意之中带出,楼头还有一个因赏花而倚栏未眠的人。“人倚画楼月”,来赏“胜绝,愁亦绝”的花,这个倚栏人的“胜绝,愁亦绝”就不言自明了。写梅花的孤寂,正是写赏花人的孤寂;写梅花的胜绝,正是写赏花人的胜绝;写梅花的愁绝,也正是写赏花人的愁绝。写花正是写人。至于这个赏花人为什么愁绝,是愁梅花的容易凋残,还是别有所愁,只因梅花才引起呢?,诗人不说,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这种有余不尽的写法,也是符合梅花的风韵的。是花是人,在诗人笔下已经不可分,在读者眼中心中也不必分了。

相关推荐
  • 《陆游·梅花绝句》原文及赏析
  • 《陈焕·梅花》原文及赏析
  • 《刘均国·梅花引》原文及赏析
  • 《左纬·梅花》原文及赏析
  • 《陈与义·梅花》原文及赏析
  • 《陈与义·不见梅花六言》原文及赏析
  • 《韩驹·梅花三首》原文及赏析
  • 《秦观·和黄法曹忆建汐梅花》原文及赏析
  • 《苏轼·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原文及赏析
  •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十》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