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碧桃》原文及赏析

【导语】:

  《桃花·碧桃》咏桃花诗鉴赏  杨载  一枝如玉照方春,几度凭阑欲殢人。  翠被夜寒愁洒泪,珠帘月冷怕伤神。  刘郎陌上栽仍旧,王母池边赏又新。  不是梨花雪

  《桃花·碧桃》咏桃花诗鉴赏

  杨载

  一枝如玉照方春,几度凭阑欲殢人。

  翠被夜寒愁洒泪,珠帘月冷怕伤神。

  刘郎陌上栽仍旧,王母池边赏又新。

  不是梨花雪飘树,望中清绝更无伦。

  《碧桃》是一首赞美桃花的诗。

  “一枝如玉照方春,几度凭阑欲殢人。”开头两句便直入碧桃,但不是写其全貌,而抓住“一枝”,这“一枝如玉”,便显出其特有的神韵,恰有“一枝红杏出墙来”之妙。春天,百花盛开,连微微的春风里也飘荡着花香,沁人心脾,一枝如玉的碧桃映照着芳春,诗人一度又一度地依靠着阑干,被其眼前的景色所深深吸引了、困忧了。殢(ti替,又读ni泥,去声),困忧,纠缠。柳永《玉蝴蝶》词:“要索新词,替人含笑立尊前。”这里的“替”,即有困忧、纠缠之意。写诗人的复杂情感。

  “翠被夜寒愁洒泪,珠帘月冷怕伤神。”翠,青绿色。这里指桃树叶。青绿色的桃树叶在早春的夜寒中“愁洒泪”,从珠帘中看去,连月光也带着清辉,真怕伤神。这一语双关,写出了一种凄冷的心境和情绪。

  “刘郎陌上栽仍旧,王母池边赏又新。”刘郎,指刘禹锡。刘禹锡在《元和十一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中写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原诗为:“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紫陌,指帝都郊野的道路。玄都观,隋唐道观名。原名通道观。改名玄都,在长安县崇宁坊,后废。作者以“刘郎陌上栽仍旧”来说明桃树已早就存在了,可是“王母池边赏又新”,王母,即西王母,神话中的美貌女神。在王母池边欣赏那桃树、桃花,都别有一翻新意。

  “不是梨花雪飘树,望中清绝更无伦。”梨花,春天开放时一片洁白,如冬天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梨花”是指雪花,用梨花来形容雪花的洁白挂满枝。《碧桃》中用“不是梨花雪飘树”,来形容“望中清绝更无伦”,即看着碧桃,特别是那种清幽、洁净之态,更是无以伦比的。

  这首七律诗,文字清丽,意境清幽,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活脱脱地将碧桃形象勾勒出来,留给人们一种清幽而深邃的碧桃图。

  诗中运用刘郎戏赠看花诸君子的典故,但又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原诗是离开后栽的,而《碧桃》中以“栽仍旧”,并且“赏又新”来说明眼前的碧桃不同于一般同类。诗人有其独特的感受,爱碧桃之深之切,溢于言表。

相关推荐
  • 《史达祖·桃源忆故人赋桃花》原文及赏析
  • 《刘次庄·敷浅原见桃花》原文及赏析
  • 《陆游·泛舟观桃花》原文及赏析
  • 《李弥逊·诉衷情次韵李伯纪桃花》原文及赏析
  • 《苏轼·桃花》原文及赏析
  • 《邵雍·二色桃花诗》原文及赏析
  • 《李九龄·山舍南溪小桃花》原文及赏析
  • 《吴融·桃花》原文及赏析
  • 《周朴·桃花》原文及赏析
  • 《李咸用·绯桃花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