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赋水仙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水仙·赋水仙花》咏水仙诗鉴赏  朱熹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靘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

  《水仙·赋水仙花》咏水仙诗鉴赏

  朱熹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靘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愧兰荪,高操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 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 《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这首五言古诗是理学家朱熹赋物咏志之作,通过咏赞水仙花称颂刚贞不俗的节操。

  首二句写了数九隆冬,百花凋残,寒梅独放的自然环境。“厉孤芳”的“厉”字,为奋勉努力之意。形容孤芳独秀的江梅只是勉强而开。极言冬严花稀,为水仙出现做好环境铺衬。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说:“天气如此严寒,为何茅屋草舍之中尚有春之香气”? 诗用问句,以示惊异;“春风香”三字极妙,未及见花,先闻其香,且为严冬带来春意。以上四句,写水仙花在严冬季节放射着春天的芳香,显得珍奇可贵。

  下四句,写水仙花俊俏容色。“纷敷翠羽”,形容叶;“白玉相”,形容花瓣;“黄冠”,形容花蕊;淡装,总括花貌。诗以拟人手法,把水仙花比作俏丽美人。看,她披着翡翠羽毛的绿色披风,白玉般的面容多么温静! 高高的黄色小帽戴在她的头顶,好一副凌波仙子的淡雅装束!以花喻人,以人喻花,是咏花诗的惯用技法,而此诗翠帔、黄冠、玉颜、仙装之比,不只精思巧喻令人叫绝,而且有极深的审美意义。

  以下四句为咏赞水仙的高尚节操。“弱植”句,说水仙的本茎稍比兰花、荪草柔弱,这是美中不足。但加一“愧”字,便反弱为强,使水仙又增谦恭美德,可见诗人用心良苦。“高操”句,直接盛赞水仙胜似冰霜的高洁操守。紧接着,诗人又以两个典故反衬水仙的高操贞节。诗说,水仙决不作湘夫人那种送衣传情之事;也羞于像汉水女郎那样,解佩赠珠以媚人。这两件事均为爱情故事,本无可厚非。但朱熹是卫道者,以为不合封建道德。且此诗又旨在言刚贞自守之志,故有此句。

  以上十二句为一段,纯然赋水仙花。

  以下八句为第二段,由花及人,写由水仙引起的世情之慨。诗人感叹道:世俗人情,偏重情欲。因其欲火如焚,故多好色而不好德,只知艳羡妖冶佳丽,岂能顾念贞刚节操!不信余言,请看《诗经》:《伯舟》诗中,凄凉烈女,誓不变心;《终风》之章,庄公虽暴,而庄姜贤良。这些古之美女,贞洁无比,刚烈无双。她们是不朽的典范,令人千载难忘。在一番颂古非今的感慨议论中揭示了全篇主旨。诗中强调洁身自守,贞刚自定,不以色媚人的道德情操,不只为闺阁规范,也应是须眉立世之箴言。

  此诗为哲人之作。虽是借题发挥,以花论理,但却生动形象,毫无枯淡乏味之感。诗人具体描绘了水仙花的姿容秀色和高尚品格,感慨议论也衔接自然,咏花与言理紧密结合,确是一首富有哲理趣味的咏花杰作。

相关推荐
  • 《杨万里·千叶水仙花(并序)》原文及赏析
  • 《许开·水仙花》原文及赏析
  • 《王十朋·点绛唇寒香水仙》原文及赏析
  • 《秋瑾·水仙花》原文及赏析
  • 《陶孚尹·水仙花》原文及赏析
  • 《刘令右·天仙子咏水仙》原文及赏析
  • 《张友书·国香慢咏水仙》原文及赏析
  • 《杨世谦·一枝香水仙》原文及赏析
  • 《陈与义·咏水仙花五韵》原文及赏析
  • 《志润·瑶花水仙》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