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淲·浣溪沙醉木犀》原文及赏析

【导语】:

  《桂花·浣溪沙醉木犀》咏桂花诗鉴赏  韩淲  一曲西风醉木犀,天香吹梦入瑶池,钗横犹记未开枝。花重嫩舒红笑脸,叶稀轻拂翟颦眉。酒醒残月雁声迟。  综观韩淲咏

  《桂花·浣溪沙醉木犀》咏桂花诗鉴赏

  韩淲

  一曲西风醉木犀,天香吹梦入瑶池,钗横犹记未开枝。花重嫩舒红笑脸,叶稀轻拂翟颦眉。酒醒残月雁声迟。

  综观韩淲咏花词,多数篇章的艺术特征是因物迁想,以花拟人,在花、人之间用意笔写象,随境赋彩,很少去作花卉形貌上的精雕细刻,从而构成一种闪幻朦胧有艺术境界。这类简易标美的表现方法,其独到处是情调含蓄悠闲,雍容和雅,闪现着浪漫主义的色彩,此篇歌唱木犀的《浣溪沙》就是典型的一例。“一曲西风醉木犀”是说丹桂沉酣在瑟瑟的金风之中,串串花簇怒放在枝条上,那么红艳、耀眼。尤其是仲秋季节多数花草即临憔悴,恰逢这红衰翠减的时候,桂花独喜秋风,笑开容颜,为秋光增色添彩,该是多么地令人欣快。可见,“一曲”状“西风”,旨在告诉人们桂花超凡不俗。偏在冷秋风露中焕发精神。朱淑真《秋夜牵情》诗里赞美桂花的名句,“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可作为此处的注脚。其实,富于想象力的诗人并不局限于把桂花和人间的“众芳”相比,而是经常赋予某种神话色彩,通过仙境纪态的描写来美化它。杨万里《丛桂》就有奇思妙得,其中说桂“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继踵诚斋之后的韩氏,亦能另辟蹊径,“天香吹梦入瑶池,钗横犹记未枝放。”前者下凡,后者升仙,堪称异曲同工。天香,常指帝王宫殿里的香气;瑶池,传说当年西王母与周穆王宴会的地方;钗,首饰,宋人已有用此物来拟花的,如江奎写茉莉就锤炼出“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骚头”的诗句。韩淲在词作里将木犀幻化为一位少妇,设想特异的芳香使她心醉神迷,仿佛进入梦乡,魂游瑶池。她插戴发间的头饰象簇新的花枝那样漂亮、美丽,在绰约娉婷的仙女之中,她仍然带有豆蔻年华的风韵,如同含苞欲放的花朵。刘熙载评词崇尚清空妥溜,“惟须妥溜中有奇创,清空中有沈厚,才见本领。”这里词意虽称不上奇创和深厚,但是浅显的词藻,浪漫的技法,虚笔设境却为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具有杳然悠邈的艺术趣味。

  换头处词篇意脉又出现了转折,对花容叶貌的刻画代替了前阙的虚境幻象的勾勒。不过,仍是以人写物,笔墨灵动,并非着实描绘花叶外韵形态。“花重嫩舒红笑脸,叶稀轻拂翠颦眉。”木犀树性健壮,枝叶丰茂,而花小似粟,聚生在叶腋的部位上。由此推知,前句是强调桂的花叶长势旺盛,生机勃勃。下句则表现了花谢叶蔫的萧条之状。两句合起来便成了词篇中的对联。比较而言,铸就这种对句难度很大,“开放则中多迂滥,收整则结无意绪”,下接尾句自然感到十分棘手(《古今词话·词品》)。但这个对联写得流动活脱,概括性强,抒情味浓,以人的欢颜、悉容分别摹写桂花一年内盛衰的不同时期的景象,移情于物,启人潜思。然后嵌上“酒醒残月雁声迟”来收结词的下片,就会给人顺理成章,神远意足之感。句中“酒醒”,紧承“颦眉”,遥扣首句“醉”字,择词选字注意笔底神韵。按诗人的审美体验,觉得丹桂开花象是人们酣饮酒醉、神采飞扬的情态,而花凋叶疏之际又好似酒醒的心绪,无法摆脱难耐的寂寞和冷落。更何况,深秋的夜晚,缺月当空、冷光残照,南雁高飞、声声送寒,整个的环境变得愈加凄清。从全篇看,诗人把木犀花开花谢不同时间里的景色组织在一起,集中抒发了喜桂怜花之情和怅惘的秋绪。在技巧上讲究“轻而不浮,浅而不露,美而不艳,动而不流,字外盘旋,句中含吐”的作词之法。

相关推荐
  • 《谢懋·霜天晓角桂花》原文及赏析
  • 《朱松·月桂花》原文及赏析
  • 《桂花雨》的读后感(三篇)
  • 《桂花雨》读后感(三篇)
  • 萧丽红《桂花巷》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 《桂花巷》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 林清玄《菊花羹与桂花露》原文及赏析
  • 琦君《桂花雨》原文及读后感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