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兰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兰花·兰花》咏兰花诗鉴赏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与凡葩斗艳俦。  秋瑾这首兰花诗,与前人咏兰诗有所不同:前人或即景

  《兰花·兰花》咏兰花诗鉴赏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与凡葩斗艳俦。

  秋瑾这首兰花诗,与前人咏兰诗有所不同:前人或即景抒怀,或状物言志,或多或少都有正面描摹;而这首诗,却没有一句正面写兰,色、香、姿、貌均未具体说及,只是通过叙述与议论来咏物言志。

  诗中借议论以说理、言志,本是宋诗的特征。有人批评宋诗议论化倾向,责其不如唐诗形象鲜明、意境生动,其实,宋诗的议论不可都称其为病,比如苏轼、朱熹的一些通过议论去说理言志的短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秋瑾这首诗,也是深得宋人议论之法的,可以说是继承宋诗传统的佳作。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畹,古代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九,虚指,言其多。广阔的花圃里,百花齐放,唯有兰花品格优秀,最配簪在美人头上。两句都没有说明兰花美在哪里,优在何处,然而,由于齐栽着的百花反衬,簪花的美人正衬,兰花姿貌之美、品格之优已经隐约可见。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与凡葩斗艳俦。”又以屈原正衬、凡葩反衬,兰花的高雅品格更加真切感人了。

  人们喜爱兰,至于以诗礼赞兰花,由来已久。早在屈原《离骚》中就多咏兰:“纫秋兰以为佩”,“疏石兰兮以为芳”,“阮有芷兮澧有兰”,“怀兰英兮把琼若”,“秋兰兮青青”,……后来,李白、杨万里、朱熹、郑燮都曾留下咏兰佳句。古人把好文章、好书法作品称为“兰章”,好友深交为“兰交”、“兰谊”,好人去世称为“兰摧玉折”,兰花被当作美好事物的象征。

  那么,从屈原到秋瑾,人们为什么如此钟情于兰花呢?原因之一,是兰的姿态典雅,朴实无华。兰,叶色常青,花色多为黄绿,或淡黄、白绿,清雅无比。花朵虽小,清新宜人。难怪清代苏灵《盆景偶录》称兰、菊、水仙和菖蒲为“花草四雅”,以兰为四雅之首。人们钟情于兰花的原因之二,在于兰花品格高洁。兰,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明 ·张羽诗)。”秋瑾赞美兰花“品独优”,不也因为兰花姿态典雅、品格高洁吗? 自从屈原临轩眷顾之后,兰花更羞与那些争芳斗艳的凡葩为伍了。这不正是不同凡俗的有志之士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秋瑾正是一位充满民主革命精神的有识之士,这首兰花诗,恰好显露出了女诗人的高尚情操,诗题在兰,诗意在人。虽然句句咏兰,却又自始至终把兰人格化,以兰喻人,借物以言志,而且,衬托方法用得自然。屈子眷顾,美人簪头,是以美好事物为陪衬;九畹齐栽的群花,衬托着兰花的出类拔萃;争芳斗艳的凡葩,反映着兰花的端庄高雅。从这里,我们能领略到诗人的高雅情趣、高尚志向,绝非一般凡俗之辈可比。

相关推荐
  • 《兰花·兰二首·(一)》原文及赏析
  • 《兰花·兰二首·(二)》原文及赏析
  • 《陈允平·木兰花慢赋牡丹》原文及赏析
  • 《陈允平·木兰花慢赋牡丹》原文及赏析
  • 《姚云文·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 《姚云文·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 《刘仙伦·木兰花慢秋日海棠》原文及赏析
  • 《龚自珍·减字木兰花咏海棠》原文及赏析
  • 《何五云·减字木兰花冬日咏梅》原文及赏析
  • 《何五云·减字木兰花冬日咏梅》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