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晚莲》原文及赏析

【导语】:

  《荷花·晚莲》咏荷花诗鉴赏  李群玉  露冷芳意尽,稀疏空碧荷。  残香随暮雨,枯蕊堕寒波。  楚客罢奇服, 吴姬停櫂歌。  涉江无可寄,幽恨竟如何?  晚莲即

  《荷花·晚莲》咏荷花诗鉴赏

  李群玉

  露冷芳意尽,稀疏空碧荷。

  残香随暮雨,枯蕊堕寒波。

  楚客罢奇服, 吴姬停櫂歌。

  涉江无可寄,幽恨竟如何?

  晚莲即晚开迟谢的莲花(亦即荷花)。诗中写的是少数莲花残存枝头,因露冷香消,复遭夜雨,纷纷凋落的景象。诗人藉此联想开去,言志抒情。

  此诗为一首五律。首联写碧荷稀疏,多已枯萎,其残花因露冷而香消。颔联写她复遭夜雨而坠落,其景凄凉,令人神伤、“残香”、“枯蕊”相对,所指的即晚莲或残荷。这两联写了晚莲的不幸遭遇:既已露冷香消,魂断荷塘,又复遭潇潇暮雨,身葬清波。回想莲花盛开时节,红白相间,亭亭玉立,香远益清,何等高雅圣洁呀!然而眼前的景象岂不令人凄然神伤?这就难怪“楚客罢奇服,吴姬停櫂歌”了。

  颈联所写的“楚客”,本指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子曾在《涉江》中自我表白过:“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原来此诗作者李群玉生于洞庭湖之滨的湖南澧县,此处正是屈子曾行吟之地,因此他想到屈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不过这里的“楚客”是作者自指或泛指其他骚客文人。作为楚人,且又“性情淡泊,不乐仕进”,因而泛舟远游,适逢莲塘,实属可能。“奇服”非屈子的奇服,而是志行高洁之意。作者见莲塘衰败,只好“罢”此奇服了。“吴姬”即吴国女子,诗中是泛指。她们当是采莲女子,愉快地唱着“采莲曲”,即所谓“櫂歌”,当是常事。櫂是“棹”(zhao)的异体字,即船桨,亦可代称船。棹歌自然不只是“采莲曲”,凡船主在船上所唱之歌,均可称“櫂歌”。如:“乘采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中的“棹歌”,就不一定是采莲曲。“吴姬停櫂歌”是写人睹物伤怀,并借以衬托莲塘衰败之象和人的怆然之情的。由于世界观的局限性给作者带来了体察物象的片面性。他只看到了莲塘的衰败,而忽视了莲蓬饱满、藕节肥嫩等丰收在望的事实。还是清朝翁格有见地:“留得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尾联两句写的是诗人或他人,不论是楚客涉江还是吴姬飞棹,总是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其幽恨莫可名状。

  总之,全诗前两联是写景,是比较客观的描述。第三联是寓情于事的写实。尾联是直抒胸臆,是接第二联的生发。从总的看,后两联的抒情是接前两联的写景而来的,即情生于景,见景生情手法的运用。因而本诗通过描写莲塘的败落景象,表达了诗人感世伤时的愁绪,同时也暗喻了晚唐日趋没落的社会现实。

相关推荐
  • 《唐彦谦·黄子陂荷花》原文及赏析
  • 《苏轼·荷花媚荷花》原文及赏析
  • 《张耒·鸡叫子荷花》原文及赏析
  • 《陈与义·菩萨蛮(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勋·八音谐赏荷花》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满江红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慎仪·贺新凉荷花》原文及赏析
  • 《吴敬梓·解语花雨后荷花》原文及赏析
  • 《赵孟頫·水龙吟次韵程仪父荷花》原文及赏析
  • 《方岳`鹊桥仙七夕送荷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