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芳兰》原文及赏析

【导语】:

  《兰花·芳兰》咏兰花诗鉴赏  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世民

  《兰花·芳兰》咏兰花诗鉴赏

  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世民这首咏兰诗写春日下兰花的美丽姿容及其芳香,赞美了兰花高洁品性。首联“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写在春日光辉映照之下,在皇家紫苑之内,兰花开放,呈现一派美好景象。兰花形象本是出自幽谷以象征其高傲雅洁。在李世民笔下,虽开放于紫苑之中,但也同样给人以美好印象,这就明显地打下了帝王之尊的烙印。淑景就是美好景致。“媚”字用在这里似乎有些俗,但既与紫苑相应,倒还显得和谐一致。兰花作为自然植物本无好恶之感,入于诗,注入诗家情愫也自当因人而异。在至尊眼中,似乎自然万物都无不应向其俯首称臣吧。第二联“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是对兰花形象细腻的描绘,兰花之色并不深,露珠凝聚其上,光辉闪耀。写得比较平实,并不为奇。接下“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一联就很有神韵。将兰花在日光照耀下,影子随风参差摆动,清香阵阵袭来时浓时淡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兰花向来不以色艳见长,而以香清名世。作者说“含浅色”正是其色清淡,说“轻重香”也正见香淡雅。应该说,李世民这一写兰的诗句还是抓住了兰花特点来运笔的,有色、有光、有影、有香,细腻传神。结末“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意谓:兰花如此色、香、形,只有君子堪赏、堪折,充作佩兰以散芬芳。屈原《楚辞》中屡屡引兰为佩:“纫秋兰以为佩”,“疏石兰兮以为芳”,“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怀兰英兮把琼若”,“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也不过是沿用诗家惯用之语,其用意内含与屈原所引自然有别。别在何处,恐怕主要还是二人地位不同、心境不同所致。不过,单就咏兰诗而言,李世民这首也还是自有其特色的。那就是开于紫苑之中的兰花及其所象征的品格与赏兰者之间强烈反差所形成的韵味。兰花是清雅的象征,紫苑是富贵的所在,二者怎样和谐统一呢?李世民这首诗就作了这一尝试,为咏兰诗开了别一场面。

相关推荐
  • 《李商隐·荷花》原文及赏析
  • 《李商隐·赠荷花》原文及赏析
  • 《唐彦谦·黄子陂荷花》原文及赏析
  • 《苏轼·荷花媚荷花》原文及赏析
  • 《张耒·鸡叫子荷花》原文及赏析
  • 《陈与义·菩萨蛮(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勋·八音谐赏荷花》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满江红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慎仪·贺新凉荷花》原文及赏析
  • 《吴敬梓·解语花雨后荷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