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梨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梨花·梨花》咏梨花诗鉴赏  吴承恩  千花万花不甚爱,只有梨花白恼人。  肠断当年携酒地,一株香雪媚青春。  吴承恩是明代中叶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

  《梨花·梨花》咏梨花诗鉴赏

  吴承恩

  千花万花不甚爱,只有梨花白恼人。

  肠断当年携酒地,一株香雪媚青春。

  吴承恩是明代中叶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年间补贡生。曾任过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坎坷,生活困顿,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蜚声中外的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即出自他的手笔。

  此诗在写法上较为别致,开头两句直抒胸臆,如火山爆发一样把自己酷爱白梨花的感情一下子就全部喷发出来。世间的花成千上万种,异彩纷呈,仪态万千,或雍容富贵,或妖冶妩媚,或高贵自矜,或清秀娇柔。但这一切都不能引起诗人的兴趣,只有那素淡的梨花白得使他心驰神往,撩拨起他的一片爱心。这两句诗并未对梨花作任何具体的描绘,只点明了她的色彩,其余的都略而不写,留给读者想象,其炽热的情感却表达了出来。这两句虽然重在抒情,但仍属写实,是眼前景,当时情,那一株开满晶莹洁白的花朵的梨树形象历历在目。她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缅怀,于是才翻出后两句。

  三四句虚拟,是对往事的回忆。“肠断”是极度悲痛之意,这里表示缠绵悱恻、柔肠寸断的情思。眼前的梨花使他陷入了深思,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往昔的情事来。当年他曾兴致勃勃地携带着酒肴去游赏观光,在某地也曾看到了“一株香雪媚青春”的喜人景象。“香雪”比喻清香而又洁白的梨花。“青春”即指春天,因春季中草木一片青绿,所以才有如此说法。那么,诗人回想起当年“携酒”游春时所见到的一树白色梨花为何就要“肠断”呢?这其中定有缘故,诗中没有明说,又无暗示,没透露出一丝一毫的信息,所以我们也无法揣测其中的奥秘,难下断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当年他在那株白色梨花树下携酒赏玩时,一定发生了一件令他心潮澎湃、激情勃发的风流韵事。这件事使他刻骨铭心,永志不忘,在以后的日日月月中,每当他再看到白梨花的时候,就勾引起他对那件风流韵事的回忆,从而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情怀。

  本诗最值得注意的是“恼”字的运用。“恼”本义是“烦恼”“恼怒”,就人的思想感情来说是表示不快的意思,然而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第一个意义则是非常喜欢、爱得过分之义。因为上句说“千花万花不甚爱”,顺理成章,下句的意思就是只爱梨花。但诗人不用肯定的语气说梨花“喜人”“宜人”,偏说“恼人”,这就增添了几分情趣,为此,这个“恼”字就有反语的功能,对喜爱得不得了的东西才配这么说。但是,不仅仅如此,“恼”字还微微含其本义在内,并由此生发出诗的后两句。因为这树白梨花将作者拉回到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中,引起他的无限情思,这岂不是于无故之中又增添了新的烦恼吗? 所以说这白梨花恼人也未尝不可。于此可知,眼前的梨花既使诗人万分喜爱,得到新的美感享受,又使他产生往事如云烟、美好事物一去不返的怅惘与烦恼。这一“恼”字包含作者的两种情绪在内,关联着诗的前后两部分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转换过程,具有双关的作用。于此也可看出诗人遣词炼字的功力之深厚。

相关推荐
  • 《徐渭·梨花五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王融·咏池上梨花诗》原文及赏析
  • 《刘绘·和池上梨花诗和王融》原文及赏析
  • 《韩维·九月梨花》原文及赏析
  • 《江洙·梨花》原文及赏析
  • 《朱淑真·月华清梨花》原文及赏析
  • 《陆游·梨花》原文及赏析
  • 《史达祖·玉楼春赋梨花》原文及赏析
  • 《赵文·阮郎归梨花》原文及赏析
  • 《曾觌·蓦山溪暮秋赏梨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