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杏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杏花·杏花》咏杏花诗鉴赏  郑谷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在《全唐

  《杏花·杏花》咏杏花诗鉴赏

  郑谷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在《全唐诗》中,咏牡丹、梅花、菊花之作甚多,比较起来,吟咏杏花的诗篇较少。郑谷这首诗,却较中肯地写出了杏花的特点,构思也颇新颖,独具艺术风采。

  首联点出了杏花开放的节令特点。“不学梅欺雪”句是说杏花不象梅花那样欺雪傲霜。我们知道,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光大好之际,在雪化冰消之后,杏花把它绯红的颜色映照在澄碧的池水中,“轻红照碧池”。“轻红”,淡红。

  颔联紧承首联,继续渲染杏花开放的时间特点。“小桃新谢后”是说杏花开在桃花已谢之后。“双燕却来时”是说杏花开放时,燕子已经由温暖的南方飞回来了。二句中,“新”,“谢”对举,准确地突出了杏花开放的时间。“双燕”,是指雌雄并飞之燕。

  颈联“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两句紧承前联,进而渲染杏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登龙客”,指科举考试得中者。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的长安,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正浓,新进士常在这里宴集同年。这些春风得意的“登龙客”们“一日看尽长安花”,杏花自是他们注目观赏的对象,杏花的香气理所当然地属于他们。而每到晚间,蝴蝶们常常在杏花枝叶中间栖息。这两句通过“登龙客”和宿蝶对杏花的态度以暗寓人们对杏花的重视。

  末联指出杏花的一些不足之处。“临轩须貌取”,是说点缀屋子的杏花是根据它的外形来选取的,似寓有的杏花开得还不甚好之意。“风雨易离披”,“披”,析也。这句是说遇到风吹雨淋,杏花往往就会从枝头脱落。这两句从外形及生命力两方面点明了杏花的不足之处。

  清代王士禛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带经堂诗话》)此诗全篇八句,句句写杏花,然而却未出现“杏”字。咏物诗一般都有寄托,我们细加玩味,就会发觉此诗似乎又象是在写人。在我们面前仿佛有一位柔媚可人的女郎,她风流韵致,惹人怜爱。咏花亦咏人,似花亦似人,不即不离,可以说是此诗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个特色吧。

相关推荐
  • 《吴融·杏花》原文及赏析
  • 《吴融·杏花》原文及赏析
  • 《王禹偁·咏杏花》原文及赏析
  • 《梅尧臣·初见杏花》原文及赏析
  • 《王安石·北陂杏花》原文及赏析
  • 《王安石·杏花》原文及赏析
  • 《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原文及赏析
  •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及赏析
  • 《赵师侠·浪陶沙杏花》原文及赏析
  • 《元稹·杏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