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谦·玫瑰》原文及赏析

【导语】:

  《玫瑰·玫瑰》咏玫瑰诗鉴赏  唐彦谦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缎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咏花诗

  《玫瑰·玫瑰》咏玫瑰诗鉴赏

  唐彦谦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缎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咏花诗都是咏物诗。苏轼咏花,主张“似花还似非花”,这就是说,既要写物的形态,更要写物的精神,二者兼备才是好诗。唐彦谦《玫瑰》诗,在这两方面还是颇为典型的。

  首句就说带有香气的火苗升腾起来了,以此比喻玫瑰花有着浓郁的香味,沁人肺腑,令人喜爱。味香确是玫瑰花的一大特质,有的诗人甚至用“国杳”来赞美,可见玫瑰花香是上品。

  第二句用典。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指鲛人)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鲛人所织的薄纱盖在绿色的蒙物上,这是用来赞美绿叶的。

  第三句写花,从静态落笔, 用早晨梳妆已毕的美女形容其艳丽无比。

  第四句还是写花,从动态落笔,说花就象落在东风之中的华丽丝织品,被风一吹,轻轻地飘动。

  以上四句着重在写玫瑰花的外部形态美,反复用笔,工于刻画,花的总体形象,已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五句写玫瑰花轻柔娇媚的姿态,“无力春烟”是拟人化手法,即春烟无力。

  第六句写玫瑰花因在黄昏时刻经受风雨花瓣即将凋谢时的愁苦情绪,“多愁暮雨”也是拟人化手法,即在暮雨中多愁。

  第七、八句用古人说的“突接”法收束全诗。“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不知是什么原因,花有深红色的,也有浅红色的。前六句从不同方面具体地写出了玫瑰花香气浓烈、形态秀美等特征,继而用“不知何事意”句,突接“深浅两般红”这一层意思,引人思索,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这首诗从审美体验的具体过程来看,是完整的,也是细腻的。美感体验是从直观开始的,诗人着重地写了玫瑰的外部形态美,但并没有粘带于这样的描写,而是进一步地写出了神态美,写出了特质和精神,把玫瑰花人格化、个性化了,诗人的情感得到了自然的流露。

相关推荐
  • 叶芝《秘密的玫瑰》诗歌原文欣赏
  •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三篇)
  • 安徒生《玫瑰花精》读后感(二篇)
  •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小说原文
  • 安房直子《遥远的野玫瑰村》读后感(三篇)
  • 《永不凋谢的玫瑰》读后感(三篇)
  • 红楼梦第六十回原文: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
  • 张爱玲《白玫瑰和红玫瑰》读后感(三篇)
  • 《玫瑰的故事》中庄国栋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 《玫瑰的故事》周士辉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