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蜡梅》原文及赏析

【导语】:

  《蜡梅·蜡梅》咏蜡梅诗鉴赏  陈师道  一花千里香,更值满枝开。  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

  《蜡梅·蜡梅》咏蜡梅诗鉴赏

  陈师道

  一花千里香,更值满枝开。

  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苦吟不止。常与苏、黄唱和,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有《后山先生集》。他的这首咏蜡梅的五言绝句写得颇具情致。

  “一花千里香,更值满枝开。”落笔便从蜡梅花香说起。运用夸张语调突出蜡梅之香,一花尚有千里远香,更何况满枝开放之时呢?“一”与“千里”形成强烈对照,使人顿感蜡梅花开满枝头,香气浓郁袭人。这一句是从诗人眼所见的蜡梅花开形象。视觉上,满枝花开,嗅觉上,香飘千里。作者描写的角度是自外于蜡梅。第三、四句则转而从蜡梅角度来叙述。“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俨然是蜡梅在向人们宣战,谁敢同我斗香来。其语气之坚决,态度之决绝,还真有点火药味。唐人有诗句“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说女子能不能得到君主的恩宠不仅靠容貌娇艳,教我怎么去打扮修饰自己呢?借此讽谕朝廷用人不凭真才实学。陈师道在这里直接搬用原句,用其本意。我蜡梅花不靠花色艳美、花朵姣好来取悦于人,而是靠内在的质地香飘千里来争胜。这种借用前人诗语来表达新意的手法正是江西诗派所提倡的所谓“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法的具体运用。陈师道家里人生活十分困窘,连老婆孩子都养活不了,仍然吟咏不绝。当他吟诗时家里人都得脱开,时称“闭门觅句陈无己”。钱钟书先生说“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惜表达得很勉强,往往格格不吐……仿佛听口吃的人或病得剩一丝气的人说话,瞧着他满肚子的话说不畅快,替他干着急。只要陈师道不是一味把成语古句东折西补,或者过分把字句简缩的时候,他可以写出极朴挚的诗。”(《宋诗选注》)这首诗就可以说是极朴挚的诗。或许可以说也有他的一点不平之气在里面。他还有两首咏蜡梅之作,也是着眼“香”。“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道人不好色,行处若为香”“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玉质金作裳,山明弄风影。”(《和豫章公黄梅二首》)可以看作是这首咏蜡梅的同调。不过,显然不如这首简捷、明快。

相关推荐
  • 《耶律楚材·腊梅》咏蜡梅诗赏析
  • 《韩淲·太常引腊前梅》原文及赏析
  • 《费时举·蓦山溪蜡梅》原文及赏析
  • 《赵士暕·好事近蜡梅》原文及赏析
  • 《高荷·蜡梅》原文及赏析
  • 《王诜·花心动蜡梅》原文及赏析
  • 《杨万里·蜡梅》原文及赏析
  • 《陆游·荀秀才送蜡梅十枝奇甚为赋此诗》原文及赏析
  • 《陆蓉佩·探春慢腊梅花》原文及赏析
  • 《沈懋功·蜡梅》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