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残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杂花落花惜花·残花》咏杂花落花惜花诗鉴赏  韦庄  江头沉醉泥斜晖,却向花前恸哭归。  惆怅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两依依。  这首七言绝句写留恋残花、珍惜

  《杂花落花惜花·残花》咏杂花落花惜花诗鉴赏

  韦庄

  江头沉醉泥斜晖,却向花前恸哭归。

  惆怅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两依依。

  这首七言绝句写留恋残花、珍惜时光的心情,写得极为恳挚。

  诗以“江头沉醉泥斜晖”这一沉重而又幻觉重重的句子领起。“江头”,江边。这里,面对悠悠逝水、漾漾远天,是一个易生感慨的地方。“沉醉”二字是全诗关键。首先,沉醉或为感时伤事,或为惜春叹逝,必有缘由。诗一起,抒情主体即已沉醉,这就垫高了诗的抒情起点。其次,此诗所述俱是醉中情态,醉中感受,迷离惝恍,缥渺不定。这种醉意又给此诗染上了一层意味深长的朦胧色彩。“泥”,软求,软缠。是唐人口语。“泥斜晖”。醉人眼中,夕阳如人,美丽非常,亲切可爱,却要倏然弃我而去,怎能不好语挽留?一个“泥”字,是颇富联想的,恐怕还包含着很多醉态,诸如:呼唤、追逐、抱持、牵曳等等。然而,心中的夕阳毕竟是虚幻的,自然界的夕阳毕竟是不具有灵性的,尽管醉人痴情软缠,而夕阳却只能留给他一天黄昏,难以为之稍驻片刻。这一层意蕴不言自明,因而,诗的脚步在此轻轻跃过。急速地跨进了“却向花前恸哭归”的诗情骤雨之中。“却”,转而。“恸哭”,非常悲痛地哭。无可奈何的诗人转而将一腔情愫倾注于花前。这一次却更为伤心。不仅不见回报,反而落得失态痛哭。何以如此?诗题已昭示了原因:残花。诗人在暮色苍茫,为人所弃的心境下,突然发现,寄予厚望的竟是凋零殆尽,难以自保的残花。自己不仅不能从中得到丝毫宽慰,反而徒增伤感。饮酒临江不能遗愁,夕阳,残花又深拂人意,不禁痛哭失声。看来,此情此景,也只能自我发泄,然后,无奈而归。“归”就是收敛、蜷缩;是回归生活旧轨的蜷缩,是知觉与胸怀的收敛。这往往会是含泪醮血的!

  诗至此,已相当富有戏剧性,相当激荡人心,似乎难以为继。但诗人妙手一转,又辟蹊径,将我们携往另一新境。“惆怅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两依依。”诗人已悲不自胜,准备“收视反听”,而无意中偶然发现;天上冉冉飘逝的“碧云”与地上不引人注目的芳草之间,原来,竟有着神秘的交流。它们在沉静之中依依惜别,惆怅着宜人春天的匆匆离去。这种交流是那样蕴藉温婉,幽怨而又生机勃勃,自然浑朴而又自有妙谛与睿智。对此,诗人顿生感悟。于是,心扉微启,向在幽暗处低徊的生命意识,漏泄了天光。

相关推荐
  • 《韦庄·叹落花》原文及赏析
  • 《韩偓·惜花》原文及赏析
  • 《崔涂·残花》原文及赏析
  • 《崔涂·江雨望花》原文及赏析
  • 《高蟾·落花》原文及赏析
  • 《方干·惜花》原文及赏析
  • 《方干·咏花》原文及赏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原文及赏析
  • 《李咸用·落花》原文及赏析
  • 《李山甫·落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