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买花谣》原文及赏析

【导语】:

  《杂花落花惜花·买花谣》咏杂花落花惜花诗鉴赏  刘言史  杜陵村人不田穑, 入谷经谿复缘壁。  每至南山草木春,即向侯家取金碧。  幽艳凝华春景曙,林夫移得

  《杂花落花惜花·买花谣》咏杂花落花惜花诗鉴赏

  刘言史

  杜陵村人不田穑, 入谷经谿复缘壁。

  每至南山草木春,即向侯家取金碧。

  幽艳凝华春景曙,林夫移得将何处。

  蝶惜芳丛送下山,寻断孤香始回去。

  豪少居连鳷鹊东,千金使买一株红。

  院多花少栽未得,零落绿娥纤指中。

  咸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

  浇红湿绿千万家,青丝玉轳声哑哑。

  这首《买花谣》从采花写到买花、种花,不仅构思精妙,体物入微,而且寓意颇深,是作者咏物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部分,“寻断孤香始回去”以上是写采花;“豪少居连鳷鹊东”至“雪落绿娥纤指中”写的是买花;后四句写种花。杜陵村的农民不事农桑,每当春季南山草木葱茏、山花怒放之时,他们便进入山谷,跨越溪流,攀登悬崖峭壁,采撷山花,以换取侯家的钱财。他们“不田穑”并非有什么闲情逸致,而是由于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他们走头无路,不得不另谋生路而已。这正象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写的那样,“苛政猛于虎”,农民甘冒被毒蛇咬死的危险也不愿更换差事恢复赋税。“入谷经谿复缘壁”极言采撷之苦,与“即向侯家取金碧”一句恰成鲜明的对照。

  这些被采撷的花非同一般,在春天朝阳的照耀下,这些色彩绚丽的花朵更显得娇艳美丽了! 那些一向蹁跹于花丛中的蝴蝶怎么会舍得这些花儿被采走呢?它们紧紧跟随着采花人,直到他们走下山去,再也嗅不到花儿的馨香才飞回来。这里,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衬托出花朵独具芬芳与色彩,确是奇绝不凡。“蝶惜芳丛”“寻断孤香”两句语句精妙,想象丰富,令人叹服。

  可是居住甘泉宫一带的富贵子弟,一向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根本不知采花人的艰辛,一掷千金买来“一株红”,然而庭院重重,花卉甚少,无法栽植。最后,不得不在美女纤细的手指中枯萎、凋零。一是“千金使买一株红”,一是“零落绿娥纤指中”,两相对照,把阔少的挥霍无度、贵妇人的闲散懒惰的本性揭示得何等深刻、真实!

  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我们看到诗人的笔下寄予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而对剥削者则给予了有力地揭露和讽刺。这正是此诗富有政治意义的地方。这种思想感情在他的《苦妇词》等诗篇中都可见到。

  与城中阔少相反,住在咸阳长安里的亲戚却买来花子广为播种。你瞧,家家户户的庭院里满是红花绿叶,连井台上也爬满了青丝,甚至提水的辘轳也被缠绕上了。那辘轳在提水浇花时的哑哑转动声,听来多么令人感到亲切、自然。这分明是一幅田园风景画,叫人看了格外赏心悦目。“红”、“绿”、“青”,绘缤纷的色彩,“哑哑”,绘声音。诗人以寥寥数字,把长安里的庭院花卉的形、声、色描绘出来。

  这首诗题为买花,但由采花写起,起伏跌宕,耐人寻味。语言朴实无华,全诗四次换韵,读来十分自然亲切,富有民歌味道。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把悯农与鞭笞阔人奢侈的思想感情融于描述之中。

  刘言史是中唐时诗人,与孟郊友善,在他的诗作中不难看出受韩孟摒弃平庸诗风注意诗的新形式、新风格的影响。

相关推荐
  • 《刘言史·别落花》原文及赏析
  • 《刘言史·寻花》原文及赏析
  • 《张碧·惜花三首》原文及赏析
  • 《徐凝·春陪相公看花宴会二首》原文及赏析
  • 《韩愈·落花》原文及赏析
  • 《于鹄·惜花》原文及赏析
  • 《王建·山中惜花》原文及赏析
  • 《窦庠·龙门看花》原文及赏析
  • 《汪兆铨·买陂塘落花》原文及赏析
  • 《葛秀英·蝶恋花落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