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栀子花·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咏栀子花诗鉴赏  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正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

  《栀子花·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咏栀子花诗鉴赏

  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正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令狐相公即令狐楚,是同刘禹锡过从甚密的诗友之一。令狐楚写有咏栀子花的诗(今已失传),刘禹锡就和了这首诗。这首诗所写栀子花系四川栀子花。“蜀国花已尽”是说蜀地花已开尽之时。栀子花开在6至8月间,其间蜀地岂能无花,只是多少而已,或以名花为计,说尽。这是一种夸张,借此突出栀子花开时节,格外惹人注目。“越桃今正开”即指栀子花的别称。接着说栀子花“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说栀子花的花色洁白好象琼玉所雕的树,其香浓烈四溢,大概是从玉京处飘来。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琼树即指仙树。这两句是写栀子花的色与香,二者都好象上天神仙处所有之物,非人间凡物可比,极言栀子花的神奇美妙。“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因无令狐楚之作,很难明确此句含意。从这句推断是针对令狐楚诗中所言。似乎在令狐楚诗中有说到花开盛时虽堪玩赏,时光即逝,秋风即来,栀子花随时都要萎谢而被别叶,即别的花所替代。栀子花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翠叶婆娑,不曾凋落,谢眺曾写道“有美当阶树,霜露未能移”。但其花虽香气浓烈几天后就转黄褐而枯谢,难免有令人感伤之处,这显然是一种极为习见的伤时感叹的写法。刘禹锡既是和作在后,自然要有所反映,有所应对,不能重复其原意而应有新意,这新意就是且不必忧虑别叶相催还是趁着栀子花正开之时,来同心观赏吧! 最后一句“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也是这一意思,即及时把握时机,不必延宕等至将来。佳人要打算吟咏诗句,也正当其时,不一定非等到寒梅那种花开之时不可。刘禹锡诗歌风格极为健朗,有“诗豪”之称,这同他的充满昂扬乐观的精神品格相一致,他的酬答白居易诗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就是针对白居易诗中“徒为尔”、“不奈何”“长寂寞”“独蹉跎”“才名折”“折太多”等充满伤感压抑情调而发的。他的这首咏栀子花诗盛赞栀子花的神奇,劝导友人及时玩赏、吟咏,充分表现了刘禹锡对栀子花的赏爱之意和达观之情,是一篇很有个性特色的咏花之作。

相关推荐
  • 《杜甫·栀子》原文及赏析
  • 《萧纲·咏栀子花》原文及赏析
  • 丁立梅《栀子花开》原文欣赏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