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懋·咏夹竹桃》原文及赏析

【导语】:

  《夹竹桃·咏夹竹桃》咏夹竹桃诗鉴赏  王世懋  名花逾岭至, 猗娜自成荫。  不分芳香色,犹余岁晚心。  绛分疏翠小,青入嫩红深。  本识仙源种,何妨共入林。

  《夹竹桃·咏夹竹桃》咏夹竹桃诗鉴赏

  王世懋

  名花逾岭至, 猗娜自成荫。

  不分芳香色,犹余岁晚心。

  绛分疏翠小,青入嫩红深。

  本识仙源种,何妨共入林。

  有人奇怪,盛夏怎么也能看到桃花?其实是看错了,那不是桃花,而是夹竹桃。盛开的夹竹桃花色艳丽,宛如桃花。据《花镜》载:“其花似桃,叶似竹。”这把此花命名的意义点明了。明人王世懋写了三首咏夹竹桃的五言诗,上引是其中的第一首。

  诗的第一句,写夹竹桃的故乡在岭南,据《学圃余疏》载:“夹竹桃与五色佛桑,俱是岭南北来。”据今人考证,夹竹桃原产伊朗,后来移植到印度、中国、尼泊尔与欧洲。今天我国南方与江南,都遍栽夹竹桃。但北方的夹竹桃植株矮小,宜于盆栽。 “猗娜自成荫”,是形容此花树身高大,绿叶成荫,在夏天可为人遮阳挡暑。中间二联是写夹竹桃的风姿;三、四两句说明夹竹桃在夏天开放,不同春卉争妍,到冬天叶绿依然,犹有松竹“岁寒”之心;五、六两句描绘花开时光景,花色繁富,似乎显得翠叶疏小,两相掩映,更衬出花的红嫩鲜丽了。王世懋在另一首咏《夹竹桃》诗中的一联:“布叶疏疑竹,分花嫩似桃。”与上面的四句参照来看,意义实相仿佛;而且以诗的语言,把《花镜》说明夹竹桃的形状加以美化了。确实,夹竹桃把桃花的艳冶和翠竹的疏朗、热烈与潇洒聚于一身,在花卉中实为罕见。末两句是诗人从《桃花源记》而引起的联想:夹竹桃与桃花本应相识,何妨与桃花种在一起,蔚然成林,点缀在桃源景色之中。他在另一首诗中则把夹竹桃直接说成桃花。惊疑地咏道:“何来武陵色,移植向深闺?”明代文学家唐顺之曾为夹竹桃写了一首七律:“桃竹旧传分碧海,竹桃今见映朱栏。春至芳香能共远,秋来花叶不同残。疏英灼灼分丛发,密蕊菲菲对节攒。不信千年能结子,错疑竹实待栖鸾。”道出了夹竹桃花叶的各自妙处。

相关推荐
  • 《唐顺之·夹竹桃》原文及赏析
  • 《归有光·房东夹竹桃花》原文及赏析
  • 《李开先·夹竹桃》原文及赏析
  • 《曹勋·夹竹桃花咏题》原文及赏析
  • 《沈与求·夹竹桃花》原文及赏析
  • 季羡林《夹竹桃》的读后感(三篇)
  • 季羡林《夹竹桃》读后感500字(二篇)
  • 季羡林《夹竹桃》原文及赏析
  • 季羡林《夹竹桃》原文及读后感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