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志和《渔歌子》原文及赏析

【导语】: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模仿当时民间渔歌而写成的一首反映渔人生活的小令。  词的前两句&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模仿当时民间渔歌而写成的一首反映渔人生活的小令。

  词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生动地描绘出了渔人活动的典型环境:西塞山前水面宽阔,碧波万顷,在这青山绿水之间,一只只白鹭鸟儿时起时落,任意翻飞;山脚岸畔桃花似火,轻风吹过那桃花瓣儿纷纷洒落,顺水漂流,随着三月春汛的来临,鳜鱼也长得又肥又大,这正是捕鱼的好季节。这两句写景状物如在目前,青山、绿水、白鹭、桃花,色彩绚丽鲜明。这是一个与喧嚣的尘世、污浊的官场迥然不同的境界。在这里诗人描绘美好的景物,是为了表露自己高洁不俗的情怀。词的后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由写景转而写人,写渔人的衣着和行动。那渔人戴着用青竹编制的笠帽,披着绿色的蓑衣,驾着一叶扁舟,悠悠然穿行在斜风细雨之中,他无羁无绊,无忧无虑,在茫茫的水天烟雨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这里作者描写的渔人的形象,实际上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张志和弃官归隐后,自称“烟波钓徒”,常驾舴艋小舟往来在太湖霅(zha)溪之间。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记载:他“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这首词的本意也不是直接反映渔人生活,而是借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抒写归隐的志趣,表现自己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张志和的《渔歌子》现存五首,它是文人词的先声,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的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指出:“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据说张志和的《渔歌子》,在唐代就曾流传到日本,当时的平安朝嵯峨天皇就有“拟张志和《渔歌子》五首”,并命朝臣滋野贞主奉和五首。由此可见这首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相关推荐
  • 元·赵孟頫《渔父词》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渭川田家》原文及赏析
  • 宋·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及赏析
  • 明·高启《牧牛词》原文及赏析
  • 宋·叶绍翁《田家三咏》原文就赏析
  • 唐·柳宗元《田家三首(其三)》原文及赏析
  • 唐·储光羲《田家杂兴(其二)》原文及赏析
  • 宋·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其一)》原文及赏析
  • 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原文及赏析
  • 唐·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