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姚鼐《山行》原文及赏析

【导语】:

  清·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 春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 一带山田放水声。  〔舂锄〕白鹭的别称。  这是一首纪行写景小诗。诗人选取具有节候特征的

  清·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 春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 一带山田放水声。

  〔舂锄〕白鹭的别称。

  这是一首纪行写景小诗。诗人选取具有节候特征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情趣盎然、意境邈远的田家春种图。

  前两句诗人巧妙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布谷、舂锄是春日常见的鸟儿,它们既是诗人山行所见,又是当时季节具有典型性的事物,它们的出现自然表明了春耕播种季节的来临。另外布谷、舂锄鸟似乎催促农人趁春晴尽早耕地、播谷。动词“劝”“趁”是拟人化的写法,通过扑扑飞动的布谷、舂锄,很自然会使人联想到农民们忙碌耕种的情景。

  第三句点题“山行”。在结构方面,使前面两句有所交代,即说明上述景物,乃是山行时所见;又是全诗由写所见到记所闻的转捩点。行进于南方丘陵地区,只见树木丛生,层层叠叠,遮蔽了前方和道路,令人确有“树木丛生之地,原是有路可通”的感觉。如果在平原地区旅行,前进之路一望可收,可以通行自不待言,说“通行路”便是废话。这句抓住旅途的典型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自有言人之欲言而不能言之妙。

  末句便写诗人山行时耳中所闻。这句仍未正面写到农民,但他们辛劳耕种的身影早已生动地浮现在我们面前。这句意境与开头两句高度契合。前面说鸟儿似乎催人耕锄播种,而末尾则点明农民们已经忙于春耕春种了;并末辜负这大好春光。以此作结,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注之情。

  “景语即情语”,作为生活优裕的士大夫,旅行于山林之中,自可以描绘春光旖旎,鸟语花香,抒写闲适心情,山林幽趣。然而作者的笔触指向与农事有关的景物。这种意趣指向,显露作者对国计民生的关怀。全诗通过记述所见所闻展示了生机盎然的农家春种时节的山村图景,这幅图景与作者的意趣指向有机融合,形成完美的意境和高雅的格调。

相关推荐
  • 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原文及赏析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及赏析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文及赏析
  • 北朝民歌《敕勒歌》原文及赏析
  • 宋·文同《早晴至报恩山寺》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其二)》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其三)》原文及赏析
  • 宋·文同《晚至村家》原文及赏析
  • 清·钱大昕《村中记所见》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