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洞《送僧清演归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毛褐斜肩背负经,晓思吟入窦山青。  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  这首七绝通过奇情幻景的巧妙布设,真切地描写了清晨山间明丽的秋色。诗中展现的是一幅爽气扑人的

  毛褐斜肩背负经,晓思吟入窦山青。

  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

  这首七绝通过奇情幻景的巧妙布设,真切地描写了清晨山间明丽的秋色。诗中展现的是一幅爽气扑人的山水画,然而画中的立体却是人——那位在画中风流潇洒地行吟的和尚。有趣的是,画中之景并非画中人所实地目击,而是为画中人送行的诗人所虚拟的。展开想象的翅膀来铺写出诗情画意,这是本诗一大艺术特色。整首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亲眼所见,其余皆是设想行人入山后的情景。从作者集子里的《寄清演》等诗可知,清演是一位才气超然的诗僧,他与作者交往甚密,唱和颇多。他所经常来去的道路,自然也是作者曾经往还之地,所以作者才会知道何处有山峰,何处有溪流和官道。此次清演与作者告别,沿旧路归山,作者目送着他飘飘欲仙地迈步入山的背影,自然触发了活跃的联想,于是,一张绝妙的秋晨山僧行吟图构思而成了。

  这是一个秋景宜人的清晨。身穿粗毛布斜肩僧衣、背负几卷佛经的诗僧清演,告别了友人,闪身进入了山间。清演没有离别友人的感伤情绪,也丝毫不觉山行之苦,而是被山间清景触发了诗思,于是他迎着晓色边走边吟哦,寻觅着能够恰切表现这晨光映照中的青青窦山的妙句。突然,他举足处,才发现峰前那猛涨的溪水已经溢满了官道。这汪汪流水清澈如镜,头上的青天象是掉进了水底,眼前难辨是天是水。清演和尚欣喜地卷起裤筒涉水而过,赤裸的双脚象是踏着了天上尚未隐去的那三四颗晨星……。全诗最显写景技巧之高的,是“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二句。它写地面清水映照天空的动人情景,不但十分真切自然,而且出以想落天外的奇笔,以对错觉的细致描写来加深读者的如临其境之感。说天在水中,这样的描写并不稀奇,唐诗中例子不少,如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中“烟波淡荡摇空碧”,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中 “醉后不知天在水”等,即给人以新警之感。这里则除了暗示“天掉在水中”这一点之外,更故意把人的错觉引向具体细微之处,说是涉水而过时双脚都已踏着了星星! 境界之奇,莫过于此了。李洞是晚唐专学贾岛的一家,论者常讥其僻涩,而不知其奇峭。这首诗就是他造境奇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
  • 唐·李洞《送僧清演归山》原文及赏析
  • 唐·张祜《送曾黯游夔州》原文及赏析
  •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原文及赏析
  • 清·王士禛《郡城北路作》原文及赏析
  • 宋·范仲淹《野色》原文及赏析
  • 宋·郭祥正《金陵》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铁堂峡》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帛道猷《陵峰采药触兴为诗》原文及赏析
  • 宋·欧阳修《雨后独行洛北》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