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问《灵隐寺》原文及赏析

【导语】: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求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求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宋之问是初唐名家,他的五言诗写得精丽缜密,《灵隐寺》便是其名篇之一。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鹫岭”,指印度灵鹫山,这里借指飞来峰。相传印度僧人慧理,看到武林山,惊叹曰:“此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 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建了灵隐寺,以寺名山,武林山亦称飞来峰,也称灵隐山。前句是说鹫岭之高峻。“龙宫”指灵隐寺。用“锁寂寥”表现佛门净地的寂静、肃穆,一个“锁”字,用得厚实而凝重,渲染了佛寺的神秘气氛。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写灵隐寺的名联,当时争相传颂。有传说这两个警句为骆宾王所续,虽不可信,但更增加了这一名联的魅力。这一联写在灵隐寺不仅可看海上日出,还是观钱塘江潮最佳处所,对仗工稳,气势恢宏,而且抓住了灵隐寺本身既地处胜境又能观佳处的特点,以点睛之笔法,总括出灵隐寺的全貌精神。

  如果说上一名联写了灵隐寺壮美的一面,以下两句便是写它的秀美:“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每逢仲秋时节,天上总有似豆子的颗粒飘落下来,那便是月中桂树的籽儿。白居易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句。“天香”指寺中燃香的香味,既然是从寺中飘出的佛香,那自然要直达云霄了。这样天上地下,连成一片,给灵隐寺蒙上一层神秘又诱人的色彩。

  “扪萝” 以下八句是诗人在灵隐寺寻幽搜胜的情景。他一会儿攀扯藤萝登塔远望,一会又循引水刳木寻访泉幽。那秋叶秋花更引起了诗人极大的欢悦。诗人回想起自己年龄尚小的时候,就向往憧憬远方的奇景,现在面对这绝美的景色,不仅夙愿已偿,且尘世烦恼,荡涤一空。诗人在游兴极浓时,忽发遐想:“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天台山是佛教中天台宗的发祥地,山上有石桥。诗人本来就是在佛地寻胜访幽,被天人相通的“佛气”沉醉了,不由神往那天台佛地,想象着自己走上石桥的情景。这末联既是对上面游兴的补充,也是想象中的发展。诗人简直有点羽化成“佛”,忘乎所以的味儿了。

  这首诗在诗人游兴最高峰时的想象中结束,全诗对灵隐寺的描写,特别是第二联,都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关推荐
  • 宋·叶绍翁《烟村》原文及赏析
  • 唐·刘长卿《秋云岭》原文及赏析
  • 宋·武衍《秋夕清泛》原文及赏析
  • 清·严遂成《秋夜投止山家》原文及赏析
  • 宋·朱淑真《秋日晚望》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原文及赏析
  • 唐·李涉《竹枝词》原文及赏析
  • 清·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文及赏析
  • 宋·释志南《绝句》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