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许有壬《晚过韶州》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世去重华远,名偕二石存。  溪寒清见底,榕老乱垂根。  野色偏宜晚,民居仅似村。  曲江人已矣,楚些拟《招魂》。  这首五律,是许可用行部广东,经过韶州(州治在今广东曲

  世去重华远,名偕二石存。

  溪寒清见底,榕老乱垂根。

  野色偏宜晚,民居仅似村。

  曲江人已矣,楚些拟《招魂》。

  这首五律,是许可用行部广东,经过韶州(州治在今广东曲江县)所作的。全诗用典贴切,写景精当,写出了韶州的岁晏风光,也抒发了诗人对圣贤和治世的缅怀、向往之情。

  第一联先从韶州的命名入手,介绍所过之地。这里以“韶”为名,是因为有两块高大的韶石(在曲江县北八十里)。据《水经注》:“其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大小略均,似双阙。”双石为什么称韶石呢?《寰宇记》道出其渊源:“昔舜南游,登石奏《韶》乐,因名。”诗人就从这 一古老的传说讲起: 当今之世,离虞舜的时代十分遥远(重华,舜的名字),只有韶州这个名字还随同两块韶石存在到今天。尽管诗人不对古今异同作褒贬,但字里行间,不难读出他那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深冬暮色中的韶州,溪水寒而不冰,清澈见底; 古老的榕树上,杂乱地垂下一绺绺气根,使暮霭更显得阴翳深沉了。所谓“野色偏宜晚”,是因为岭南粤北虽岁暮而无严寒,水不冰凝,榕荫犹绿,在中原人(许有壬是河南汤阴人)看来,略似中土早春天气; 而薄暮炊烟袅袅,更给人以暖煦的慰藉,所以说傍晚的景色更宜人。可惜的是古代粤北民生多艰,沿途稀稀落落的民居,只约略象个村落而已。这些描摹,都简约而真实,很有地方特色、物候特色。

  宜人而又萧条的景色,难免触动了诗人对当地古代名臣的怀想。诗中“曲江”,指的是唐玄宗时名相张九龄,曲江人。张九龄不仅“文学冠当时”,而且“谔 谔有大臣节”,对李林甫的窃权乱政,对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他都曾有过准确的预见。许有壬在元代官至枢密副使,历事七朝,从政近五十年,以睿智严明著称,自然会引张九龄为同调。有张九龄的抱负,而无张九龄这样的贤才与自己分担重任,因而慨叹“曲江人已矣”。上哪里去觅知音、摅胸臆呢? 只好学屈原的样子,写一篇《招魂》,追挽张九龄,寄托自己的情思。“楚些”,因为《招魂》句末都用了楚方言语气助词“些”,所以用“楚些”指代自己将要仿作(不一定 真的作)的骚体怀古诗。

  这首诗 ,从韶石写到曲江,从野色写到村居,从山水暮景写到历代圣贤,章法俨然,诗风清劲。这固然是因为缅怀张九龄而有意摹仿张九龄清劲淡远的诗风,但从此诗看,无论立意、状景、抒怀,又都是许有壬自己的,带有韶州特色的,这就可见许可用具有何等深厚的辞章功力。

相关推荐
  • 唐·白居易《暮江吟》原文及赏析
  • 宋·苏舜钦《望太湖》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 清·翁方纲《望罗浮》原文及赏析
  • 宋·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原文及赏析
  • 宋·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原文及赏析
  • 唐·权德舆《栖霞寺云居室》原文及赏析
  • 清·王又曾《桐江》原文及赏析
  • 清·钱载《梅心驿南山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