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世懋《庐山雪》原文及赏析

【导语】:

  朝日照积雪,庐山如白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南傍鄱阳湖,凌空而起,瀑布飞

  朝日照积雪,庐山如白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南傍鄱阳湖,凌空而起,瀑布飞湍,群峰蜿蜒,自古以来就是游历胜地。我国的不少文学家,登赏庐山,吟诗作赋,但是着力描写庐山雪景的篇什却为罕见。王世懋这首诗可说是补其缺憾了。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描写与议论交错使用,写实与传说糅合为一。

  好的诗篇,总是以具体形象感人,而不是以抽象的议论直发感慨,但是不脱离形象的议论,往往能和形象相映生辉。诗的前两句紧扣诗题,描写庐山雪。大雪初霁,万物澄净,朝日流辉,庐山积雪洁白如莹,熠熠闪光,就象天上飘动的团团白云。朝日映照,写出了庐山雪的光泽,“如白云”写出了庐山的高耸云天和庐山雪的轻灵悠杳。庐山雪峰镶嵌于蓝天之中,与白云不分彼此,庐山雪峰岂不是天上仙境?很自然地引出三、四句的议论。据南朝释慧远的《庐山记略》云: “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受道于仙人,北游此山,遂托室崖岫,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诗人面对庐山雪景,对仙人的传说顿感心领神会,对庐山 一山独峙的形势深有所悟: 庐山果真是神仙之境。“杳”字与前面两句的描写相互映带,给庐山雪景增添了空灵的韵味。这两句虽直抒感想,但附丽于描写,议论中糅进传说,与描写互相生发,较之单纯写景,生出不少波澜内蕴。

  五、六句从云天之中的庐山雪景写到雪峰之下的雪景。平日苍翠的树林,如今白雪如盖,只有树身还隐约可见其色,所以说“空中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其湍奔之声直达云间,所以说“天半闻”。“空中断”“天半闻”与头两句的“朝日”“白云”照应,与“灵境杳”又相互映带,具体地展现了庐山雪景的不同凡俗。七、八句承三、四句匡裕神人的传说,诗人悠然发问: 千崖万壑均是冰雪世界,匡裕仙人住在哪里呢? 三、四句已曰 “始知”,最后一句又发出疑问,不仅行文跌宕,而且更见出庐山雪的深杳,又 一次回应“灵境杳”,刻画出一个超凡高洁的境界。

  这首诗写景与议论交错布置,实写与虚写相映相带,在庐山的奇异雪景中融进了神奇的传说,庐山雪景写得空灵杳渺。

相关推荐
  • 清·彭孙遹《彭蠡夜泛》原文及赏析
  • 宋·赵师秀《数日》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日暮》 原文及赏析
  • 金·萧贡《日观峰》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沈约《早发定山》
  •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早发竹下》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赏析
  • 唐·韩偓《晓日》原文及赏析
  • 唐·司马札《晓过伊水寄龙门僧》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