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谓《西亭子言怀》原文及赏析

【导语】: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张谓的诗,清淡而平易,表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张谓的诗,清淡而平易,表面看来并无惊人之句,然而平易中见深远,素淡中出韵致,别有一种淡妆之美。《西亭子言怀》亦是如此。

  诗的前半首是对西亭子景色的描写。从开篇一联可知亭前的空地有“芳草”、“闲花”点缀,亭子前后修竹长青,这是一处环境优美而清雅的山亭。“数丛芳草”、“几处闲花”,既可见亭前景致之清丽,又流露出作者对此小亭格外称赏和每每到此便觉分外恬适的心情。三四句作者从亭前景致写到亭子周围的溪水、青山、猿鸟和家禽。大约因西亭所处之地僻远,故时常有山林中的动物“光顾”,“攀树玄猿”似与郡吏已颇熟识,总是远远呼叫着前来凑趣,溪边的白鸟则与家禽相对啼鸣。诗人在这野山景色中感到无限乐趣。

  诗的后半首是即景言怀。五六句所写青山有高下、流水有浅深是自在之物,也是自在之理,但此处除字面的意义外,作者还另有寓意:即以自然的山水喻人间的世事、世情。大水无声,小溪淙淙,俗语尚有“瓦釜雷鸣”、“不知深浅”之言。人间的高下,世事的浅深,作者是深有感受的,这里“青山”两句既包含着他对世事人情的体验,同时也写出了他来到西亭,自然的山水使他心情豁然开朗的情形。第七句中“官属”,正官之属吏也,此指张谓府中的属官。“不令”,“不使”或“不教”的意思。“礼数”,指正官与属吏间身份的尊卑、高下。这句的语序实为“不令官属拘礼数”,其中颇有平等相处的意味,故下句为: 不时经常地带着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来寻景散心。

  作品所写西亭子到底在何处,并不清楚,此时诗人任何官职亦不清,但从作者对它的描写,可知这小亭给了他多少乐趣,在处理冗杂的公务之余,能时常到这里来,是他解除疲劳、排遣烦恼的最好地方。“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小亭清丽的景色不仅使他赏心悦目,更使他心头的郁闷和不快在此顿然烟消云散。

相关推荐
  • 宋·周密《西塍废圃》原文及赏析
  • 清·刘大櫆《西山》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贞女峡》原文及赏析
  • 唐·杨凝《送客入蜀》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邢台驿》原文及赏析
  • 明·王守仁《重游无相寺》原文及赏析
  • 唐·高蟾《金陵晚望》原文及赏析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长安秋望》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