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士禛《峄山即事》原文及赏析

【导语】:

  雨足烟村事不闲,家家驱犊出柴关。  枣花香遍浓阴合,水碧沙明望峄山。  这是一首描述峄山(今山东省)风光的即景诗。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象,展现出了一个

  雨足烟村事不闲,家家驱犊出柴关。

  枣花香遍浓阴合,水碧沙明望峄山。

  这是一首描述峄山(今山东省)风光的即景诗。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象,展现出了一个富有乡土生活气息而又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雨过天霁,作者路过峄山,他以喜悦的心情,着力渲染“雨足烟村”后的繁忙景象: “好雨知时节”呵,一场久盼的喜雨降临到大地,浸透了土地,滋润了万物,给山村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农人送来了希望。他们家家户户炊烟缕缕,吃完饭后,赶紧下地。“事不闲”既表现了农人不误农时的喜悦而急切的心情,又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热爱生活的某些积极因素。第二句描绘农人“家家驱犊出柴关”的情景:那一只只调皮的小牛犊,在主人的驱赶下,它们乱蹦乱叫、生龙活虎似地跑出了柴门。这是一个动态画面,它形象地描绘出了“农家乐”的独特风貌。作者用传神之笔,一个“驱”字便把小牛犊淘气、活泼、可爱的形态刻划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第三句“枣花香遍浓阴合”,作者又别出心裁,荡开一笔,以静态画面融化动态情景。这里,作者不写农人赶牛下地的去向,而是描写一个枣花飘香、绿荫四合的迷人境界,让人们去想象那些农人已成群结队穿行在绿树丛中的情景。这给读者带来多少回味与遐想呵!最后一句“水碧沙明望峄山”,写作者伫立远眺,青山绿水尽收眼底: 峄山巍峨,高耸雄奇; 山光水色,一片潋滟; 那金色的沙滩,映着阳光,熠熠生辉。作者一“望”,既表现了他寄情山水、流连忘返之志趣,又寄托了他向往乡村生活的闲适情怀。

  这首诗用词凝炼,形象鲜明。作者全用白描手法,通过描绘山乡景色抒展情怀。全诗四句,句句入画; 动静交融,以动显静,多姿多彩,有声有色: 青山、绿水、烟村、枣花、农人、牛犊……这些景物,远近有致,明暗相间,堪称“诗中有画”。因此说,这确实是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读后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相关推荐
  • 清·冯敏昌《嵩台》原文及赏析
  • 宋·沈括《延州诗》原文及赏析
  • 清·赵执信《微山湖舟中作》原文及赏析
  • 宋·李觏《忆钱塘江》原文及赏析
  • 宋·文天祥《扬子江》原文及赏析
  • 清·屈大均《摄山秋夕作》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何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郎公》原文及赏析
  • 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原文及赏析
  • 清·洪升《晚泊》原文及赏析
  • 金·黄庚《暮景》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