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韩维《下横岭望宁极舍》原文及赏析

【导语】:

  驱车下横岭,西走龙阳道。  青烟几人家,绿野四山抱。  鸟啼春音阑,林变夏阴早。  应近先生庐,民风故醇好。  孔旼,字宁极,隐居于汝州龙兴县(今河南宝丰)龙山之滍阳城。

  驱车下横岭,西走龙阳道。

  青烟几人家,绿野四山抱。

  鸟啼春音阑,林变夏阴早。

  应近先生庐,民风故醇好。

  孔旼,字宁极,隐居于汝州龙兴县(今河南宝丰)龙山之滍阳城。韩维知汝州时常相过从。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韩维对于朋友品格的仰慕和赞颂。

  首联诗人说自己驱车已下横岭,行驶在龙山之南的大路上了。在这里隐居着诗人的好友孔宁极。就要见到自己景仰的好友,自然是欣喜的,但诗人并没有欢呼雀跃、直奔朋友住所,而是缓缓而行,细细观赏着路旁风光。这便有一句一景的以下四句: “青烟几人家,绿野四山抱。鸟啼春音阑,林变夏阴早。”

  据说“青烟几人家,绿野四山抱”两句“当时无不传诵” (见《王直方诗话》)。这两句的确用词精当、确切,使全诗笼罩在安宁、静谧的氛围之中。若按一般写法,村落人家当有鸡鸣犬吠的热闹点缀,但这首诗只写了缕缕青烟,点点人家,碧绿的田野,被四山款款拥在怀里。“抱”字用得极形象,使山人格化了,情感化了,似乎群山一往深情地注视着怀中这块安静的土地。接下来两句写远远近近传来鸟儿在暮春时节特有的欢快啁啾,顺着鸟鸣声望去,树林已枝叶阴阴,透出夏的信息了。写鸟声还是为了强化前两句已形成的宁静感。

  这四句诗写得从容、泰然,分开看,各是精巧画面,联在一起,便浑然地透出和平、安定的气氛,这是诗人胸中感受的外化。而这种和平安宁又从何而来呢?尾联作了回答: “应近先生庐,民风故醇好”。诗人的朋友德高望重,泽被四方,致使此地民风醇厚。这才是这首诗的核心所在。

  此诗写得平直、自然,其特点在于他运用了极高明又含蓄的赞颂手法,全诗无一句正面写隐士孔旼的为人品性,但句句又都是为友人而设的。从诗人渴望拜见友人的心情,到对山村环境的渲染,最后盛赞民风醇厚,“不用笔之处无不到者” (金圣叹评点《西厢记》语),读者不仅可以想见到孔宁极的高风亮节,甚至真要生出一种倾慕之情了。

相关推荐
  • 宋·文同《下金鸡山》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文及赏析
  • 唐·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原文及赏析
  • 宋·释道潜《临平道中》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原文及赏析
  • 清·宋荦《乌江》原文及赏析
  • 唐·李商隐《乐游原》原文及赏析
  • 宋·潘阆《九华山》原文及赏析
  • 明·李东阳《九日渡江》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