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杨戴星《观音山道中》原文及赏析

【导语】:

  山径缘溪曲,山花相间开。  野桥横独木,老树上苍苔。  雨入前村歇,秋惊六月来。  新凉侵客袂,袖底带烟回。  观音山在昆明西山南,风景幽美。诗人在游赏时忽然遇雨,这本

  山径缘溪曲,山花相间开。

  野桥横独木,老树上苍苔。

  雨入前村歇,秋惊六月来。

  新凉侵客袂,袖底带烟回。

  观音山在昆明西山南,风景幽美。诗人在游赏时忽然遇雨,这本来令人败兴,但诗人却泰然处之,从中领味到另一种审美情趣。

  一条山间小径,忽左忽右,百绕千回,原是人们沿着曲折的小溪行走而踏出来的。诗人来到观音山中,可不是为了匆匆赶路,他一边顺山径走着,一边细细玩赏着美丽的山景。野花高低错落地盛开着,虬枝纵横的老树身上爬满斑斑苍苔; 那跨溪的独木桥也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趣,从上边走一遭,领略点“野趣”。这四句并无奇景迭出,但清新宜人。

  突然,一阵凉气袭来,仿佛从酷暑六月一下子跌到了秋季,原来阵雨袭来了。夏季的雨说下就下,所以用 “秋惊”二字。雨来了,诗人只好暂避村中人家躲雨。途中遇雨,扫了游兴,本当令人懊丧,诗人却随遇而安,那莹洁闪烁的雨点,如珠落玉盘的雨声,因雨而显得空濛翠润的山色,都使诗人此时此刻心境更加闲和。所以当雨住回返时,居然“袖底带烟回” 了,大有飘飘欲仙的味儿,表现了诗人潇洒超脱的仪态和高雅的情韵。

  美感产生固然要靠事物本身美的属性,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审美主体的艺术人格,他所具有的胸襟气象。《观音山道中》的作者便是以内在的胸襟气象,使山溪小径、野花老树,甚至打断游兴的夏日骤雨,都变成了审美目光追逐的目标,表现出一种平淡入妙的艺术情趣来。末句尤富有余韵,令人再三玩味。

相关推荐
  • 魏晋南北朝·庾阐《观石鼓诗》原文及赏析
  • 宋·郑獬《观涛》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曹操《观沧海》原文及赏析
  • 宋·苏辙《见江亭在蒋山》原文及赏析
  • 金·揭傒斯《衡山县晓渡》原文及赏析
  • 宋·司马池《行色》原文及赏析
  • 宋·周必大《行舟忆永和兄弟》原文及赏析
  • 唐·李益《行舟》原文及赏析
  • 唐·崔颢《行经华阴》原文及赏析
  • 金·赵秉文《虎牢》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