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谢翱《过杭州故宫》原文及赏析

【导语】:

  紫云楼阁宴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过杭州故宫》共二首,此其二。这是一首凭吊南宋王宫故迹的诗。诗人今昔对比,不胜麦秀黍离之悲。

  紫云楼阁宴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过杭州故宫》共二首,此其二。这是一首凭吊南宋王宫故迹的诗。诗人今昔对比,不胜麦秀黍离之悲。

  第一句点题。诗人路过南宋故宫,不胜今昔感慨,回想起故宫繁华兴盛的过去: “紫云楼阁宴流霞。” 紫云,古代人指祥瑞之气,帝王之符; 流霞,泛指美酒。这一句从三个层次写故宫: 故宫上空缭绕的帝王之气; 故宫的楼阁亭台;宫廷的华宴美酒。从外到内,描写了昔日王宫的兴盛豪华,贵甲天下。

  第二句以“今日”一转,连用三句描写现在王宫的衰飒景象,与昔日的繁盛形成鲜明对比。“今日凄凉佛子家”。昔日的王宫,今日变成僧徒之所,变化之大,使人惊心动魄,此情此景,谁能不发出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作为满腹君国之思的南宋遗民,诗人把不堪忍受的悲痛,浓缩为“凄凉”二字,景物凄凉,感情凄凉,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残照下山花雾散”。残阳是宋代遗民诗人常写的一个物象,如“归鸦不带残阳老” (真山民《晚步》),“夕阳一片寒鸦外” (汪元量《湖州歌》),“满地斜阳是此心” (郑思肖《伯牙绝弦图》)。在宋遗民的心中,残阳有了特定的感情色彩,是用来抒发故国的荒败和亡国之悲的。“花雾散”本于沈约诗句“落花纷似雾”,文人多用此写爱春惜春,而此诗中,诗人以之抒发“落花流水春去也”的亡国深痛。这句以“残阳”“花雾散”两种物象,进一步描绘了故宫的凄凉与作者心境的凄凉。

  “万年枝上挂袈裟”。万年枝,即冬青树; 袈裟,僧人穿的衣服。南宋皇室在杭州的陵寝多种万年枝,据载元僧杨琏真伽掘挖宋室陵墓,作者参与了收掩残骸的行动,并在新葬地植万年枝为标记。遗民诗人笔下的“万年枝”有特定的含义,它是宋室故国的象征,常用来表达诗人们的麦秀黍离之悲。万年枝上挂的是袈裟,诗人真有惨不忍睹、五脏俱裂之痛。这句承应第二句“佛子家”,表情更为深婉、沉重。

  这首诗,全篇对比,逐层推进,吊古之情,伤今之感,虽不着一字,却表现得十分深刻。诗中化用典故,浑然不觉,造成深沉悲婉的意境。

相关推荐
  • 清·康有为《过昌平城望居庸关》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过扬子江》原文及赏析
  • 清·金农《过小孤山》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过宝应县新开湖》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过宝应县新开湖》原文及赏析
  • 宋·曹勋《过太行》原文及赏析
  • 宋·曹勋《过太行》原文及赏析
  • 唐·温庭筠《过分水岭》原文及赏析
  • 唐·温庭筠《过分水岭》原文及赏析
  • 金·元德明《过凤凰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