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曾几《三衢道中》原文及赏析

【导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就是三衢山,在现在浙江省衢县境内。诗人在这首诗里描写了在三衢山旅途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就是三衢山,在现在浙江省衢县境内。诗人在这首诗里描写了在三衢山旅途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诗的 一开头说“梅子黄时”,正是农历四月、初夏时分,杜甫《梅雨》诗: “四月熟黄梅。” 在这个季节里,连续阴雨,难得有晴天,柳宗元《梅雨》诗: “梅实迎时雨”,薛道衡《梅夏应教》诗: “细雨应黄梅。”梅雨又叫“霉雨”,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阴雨不止是令人厌烦的,对旅途上的行人更是灾难。这首诗却说“日日晴”,天气出乎意料的好,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外。

  “小溪泛尽却山行”意思说,在小溪里坐船到了尽头,又改走山路了。这句诗点了题: “道中”。浙江省三衢山地区有山有水,“三衢道中”的 “道”包括水道和山路。一个“却”字,表现了诗人又走水路又走山路的新鲜喜悦的感情。而又从诗人的 “泛”、“行”,暗写出这里山环水曲的美好景致。

  三、四两句具体描写了 “道中” 的风物。“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意思是说,绿树荫还和来时一样的浓,但添加了黄莺的叫声。如果在诗里平直地写山路边绿树成荫,树荫里黄莺在宛转地鸣叫,那就太一般化了,简直没有多少诗意。这两句诗妙就妙在插进了对“来时路” 的回想,以及由回想引起的“来时路” 与归时路的对照,这就使看来十分平常的景物,显得耐人寻味。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构思的精巧和剪裁的得当。

  诗人在“来时路”与归时路的对照上,不重于“色”,而重于“声”,突出了啼鸣的黄莺的声音,这使整首诗活了起来。诗人把颜色、音响、动作,极巧妙地在诗中融合起来,使这首诗既不是呆板的图象,也不是无声的死寂,而是 一幅立体画,一阕交响诗。

相关推荐
  • 明·王宗《万松寺》原文及赏析
  • 唐·孟浩然《万山潭作》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赏析
  • 唐·崔颢《黄鹤楼》原文及赏析
  • 金·萨都刺《黄河夜月》原文及赏析
  • 清·朱仕玠《鸡笼积雪》原文及赏析
  • 清·惠士奇《韩江》原文及赏析
  •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杂诗得十三绝句》原文及赏析
  • 宋·孔平仲《霁夜》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过香积寺》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