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畅当《登鹳雀楼》原文及赏析

【导语】: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唐代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城西黄河中流的小岛上。楼高三层,登临观赏中条山、华山和黄河水,气象恢宏,尽收眼底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唐代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城西黄河中流的小岛上。楼高三层,登临观赏中条山、华山和黄河水,气象恢宏,尽收眼底,甚畅胸怀。所以是唐代诗人游览胜地,抒情状景,颇传佳作。虽然其楼不存,但千百年来,盛唐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脍炙人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久为励志的格言。而在唐、宋,中唐诗人畅当此诗,也曾以“能状其景” (沈括《梦溪笔谈》)而与王诗齐名,颇有独特的意趣和时代的风貌。

  这诗抒发清高出世的意趣和情恋山河的胸怀。看来飘逸,其实矛盾,诗人面临人生的抉择,蕴含着深刻的慷慨。前二句写登楼的感受。远看飞鸟好象在自己下面,自己仿佛在高高天空中,超脱尘世,自在无拘,飘然欲仙。但这是视觉的反差,自知的错觉。诗人心里明白,此刻在楼上可以自视清高,实则恰恰相反。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正表示超脱世尘只是主观愿望。后二句写观赏的感想。中条山脉西接华山山脉,形势恰好包围中原田野,而黄河水就从华山断口流了进来,灌溉中原田野。这是宏观描写,好象从高位以广角镜头摄取全景,轮廓分明,气势阔大。诗人发现,这似乎是老天的有意安排,高山成为中原天然屏障,大河就为肥沃中原田野。天意深微,山河情长,诗人彷徨了,从鹳雀楼升天成仙呢,还是下楼走向中原山河田野?所以,诗意在象外。

  畅当主要生活在安、史乱后的中唐前期。唐代宗大历七年(772)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 (《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也曾隐居,清高自持。但他经历战乱,忧国情深,“举目关山异,伤心乡国遥” (《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关切祖国命运,热爱大好河山。因而他虽有出世之想,却深怀山河之恋,意蕴慷慨,指向世尘,郁愤时政,不关天意。所以从艺术上看,这诗虽有“能状其景”的巧妙表现手法,但主要特色却是触情于景,在雄壮阔大的景观中溶化诗人仕途的愤懑和国家的忧伤,含蓄慷慨,尽在象外,耐人吟味,引人深思。

相关推荐
  • 唐·杜甫《白帝》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白水山佛迹岩》原文及赏析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赏析
  • 明·刘崧《百花洲》原文及赏析
  • 清·王士禛《碧云寺》原文及赏析
  • 唐·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原文及赏析
  • 宋·陶弼《碧湘门》原文及赏析
  • 宋·张耒《福昌官舍》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答张十一》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原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