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曹植《杂诗》原文及赏析

【导语】:

  高台多悲风, 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 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 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 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 愿欲讬遗音。  形景忽不见, 翩翩伤我

  高台多悲风, 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 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 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 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 愿欲讬遗音。

  形景忽不见, 翩翩伤我心。

  〔北林〕北面的树林。《诗经·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北林”又暗含思念与忧心的意思。〔之子〕那人,指所怀的人。〔方舟〕两船并在 一起。〔任〕当。〔遗〕寄。〔景〕同“影”。

  这是一首怀念远人的诗。诗平易浅露,但感情真挚,缠绵悱恻,如橄榄入口,苦涩中带有浓甘。

  诗分前后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六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开始两句是起兴,山高风急,林深阴翳,暗合思者心情。北林,典出《诗经·秦风·晨风》,暗指思念与忧心。这两句不仅是第一部分的先河,也是第二部分的基础,谓之开门见山。下面四句即排出对远行之人的怀念。万里之外,地处江湖之中,情况复杂,思念中的游人是否安然无恙,宽宽的大船是否可以保证音信的安全到达,保证思者的祝福顺利远航。这一切都是未知数,虽然都是常人的忧虑,常人的思念,但眷眷之情,拳拳之心却如山涧小溪,汩汩流于字里行间。是啊,人生两大难事:生离、死别。死别固然令人悲痛,但生离却也令人难耐,跳跃的思绪总是魂牵梦绕,让人难以承受。此时,作者言已尽,而意却无穷,这难耐的寂寞,难当的痛苦,熬煎中的心灵何时才能得到平静呢?诗自然转到第二部分。

  孤雁南飞,多少文人学士曾为它抛金洒玉,但离群的仍然是孑孑一身,发出长长的哀鸣。辽阔的天空,何处是归程呢?这来自半空之中的雁鸣正和作者的心灵相感应,一个“长”字,悠远、凄楚,绕梁三日。这两句把思者的心绪推向高潮,读来令人心碎。接下来两句则把忧思中的情况展现给读者看。“翘”把思者焦虑的神情,渴望的心情刻划得栩栩如生。远去的大雁牵动了思者的心绪,牵动了思者的眼睛;曳长的哀鸣拨动着思者的心弦,挑动着思者的言行。想请你带一封信,孤雁,“欲”把这种忧心与怜悯交织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就这一点希望,但却遇到同沦天涯之人,怎么启齿呢?但思念之情战胜了怜悯,说出口了:拜托捎一封信吧!可是,这个机会却在犹豫中失去了,南去的大雁轻轻的飞远了,只留下划破长空的一线悲哀的歌声。最后两句虽然语出不奇,但这朴实的言语却正好合乎悲痛到近似麻木的思者可承受的度,显得恰到好处,与全诗的感情浑为一体。

  诗语言简朴,与作者的其它诗风迥然不同,语意浅露,但感情真挚,辗转悱恻,哀婉宜人,拙中藏巧。掩卷思之,犹觉情之未尽,催人泪下。

相关推荐
  •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月夜》原文及赏析
  •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原文及赏析
  • 金·李俊民《感皇恩》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 清·蒋士铨《岁暮到家》原文及赏析
  • 唐·张旭《山行留客》 原文及赏析
  •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客至》原文及赏析
  • 元·陈孚《太常引》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