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良人》 - 唐·葛鸦儿《怀良人》原文及赏析

【导语】:

  蓬鬓荆钗世所稀, 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 正是归时底不归。  此诗以极其本色自然的语言,刻画了一位农村思妇的形象。良人,是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如白居易诗

  蓬鬓荆钗世所稀, 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 正是归时底不归。

  此诗以极其本色自然的语言,刻画了一位农村思妇的形象。良人,是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如白居易诗“昨日婚嫁毕,良人皆可依”。

  首联描绘贫妇的外表形象:“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你看,这位贫妇头发色泽枯黄,乱似飞蓬,头上别的发钗是以荆条自制,而身上穿的还是当年出嫁时的布裙。形象是如此枯槁憔悴,衣着是如此寒俭破旧,一则说明其生事艰难,穷困窘迫,一则说明由于丈夫远征,贫妇“谁适为容”,无心于梳妆打扮。同时,“布裙犹是嫁时衣”除了表现其寒俭以外,还暗示着贫妇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其情意还同当初结婚时一样。这一联简笔勾勒,使人如见其人。

  上联是肖其貌,是铺垫,下联则是要传其神,是正面写贫妇对良人的怀念。如何表现出贫妇的这种感情呢?诗人没有多方渲染“一行书信千行泪”(陈玉兰《寄夫》)或“愁听寒螀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而是选择了“种胡麻”这一生活细节,真实动人地开掘出贫妇亟盼夫归的内心世界。明人顾元庆《夷白斋诗话》云:“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原来民间传说中芝麻的丰收与夫妇的合作大有关系。这里把怀良人托之于种胡麻,既从农事和收成的角度切合贫妇的身份,同时又深刻地表现出她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求和向往。末句“正是归时底不归”以问句结束,但意思并未结束。“底不归”与上句“无人种”相呼应,语含怨望,我们可想象贫妇如何屈指计日,度日如年,可想象其如何执著于希望,苦恋不已。尽管这一切没有结果,她的苦恋也不知还要持续多久,但是,诗却无形中引导我们跟她一起去猜测,去悬想:为什么“正是归时”却不归呢?

  全诗从侧面反映出唐朝末年社会的动乱,表现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诗中对贫妇的描绘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语言上朴质生动,凝蓄深沉,感人至深。

相关推荐
  • 唐·王建《宫词》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 清·郑燮《姑恶》原文及赏析
  • 清·吴藻《如梦令》原文及赏析
  • 宋·李清照《如梦令》原文及赏析
  • 清·吴伟业《圆圆曲》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君难托》原文及赏析
  • 清·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 残灯》原文及赏析
  • 汉·古诗《上山采蘼芜》原文及赏析
  • 魏·曹植《七哀诗》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