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二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导语】:

  有怀长不释, 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 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 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 荒城梅又春。  德佑是南宋恭帝赵的年号。德佑元年(1275),作者正住在

  有怀长不释, 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 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 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 荒城梅又春。

  德佑是南宋恭帝赵的年号。德佑元年(1275),作者正住在苏州,元军南侵占领了那里。德佑二年元旦(旧历正月初一),作者感念时事,写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作者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曾在《咏制置李公芾》一诗中颂扬潭州制置使李公芾在元军攻破潭州城时全家殉难以免就俘被辱的壮烈行动,为此而“仰面青天哭断云”。如今他住在沦于敌手的苏州,成为南宋王朝的遗民,这对于有着强烈爱国心的诗人,不能不感到异常忧愤悲痛。“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抒发的就是这种忧愤悲痛之情。作者说,这种感情郁积心中,时刻不能放下,而又不能说出,说出来就“一语一酸辛”,感情难以自禁。作者认为苏州只不过暂时沦陷,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大宋王朝。“终身只宋民”,则将这种信心和决心明确地表达了出来。然而,想到自己乃一介书生,不能赴疆场杀敌报国,不由地发出“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这样异常沉痛的感叹。“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则将这种沉痛之情表达得益加深沉,是全诗的点题之笔。城里的梅树又开花了,诗人说他以见到这种景象为耻。表面上这是在谴责梅花不该在敌人的铁蹄下开放,实际上这是在自责,谴责自己不能为国效力,竟让敌人占领这大好春光。这就把诗人不忘亡国之耻,希望人们振奋起来赶走侵略者的爱国之情深刻地表达了出来。

  这首诗写亡国之痛,写得极为深沉凝重。作者既未用典,又不用比喻象征,只是十分真实地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抒发的思想感情十分真挚自然。特别是诗人那真诚的自责,将他郁积心中的亡国之痛及无能报国之恨和盘端出。我们读这首诗,仿佛是在读作者沉痛的自白,它是从诗人的心中自然地流出来的。据说,南宋亡后,诗人住在苏州一座古寺里终身不与元人共事,连坐卧的方向都不朝北面,“岁时伏腊,辄野哭南向拜”。古人云,诗如其人,这首诗确是如此。

相关推荐
  • 唐·刘禹锡《平蔡州》原文及赏析
  • 唐·张巡《守睢阳作》原文及赏析
  • 汉·刘邦《大风歌》原文及赏析
  •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 金· 元好问《惨淡龙蛇日斗争》原文及赏析
  • 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古风(其十九)》原文及赏析
  • 战国·屈原《哀郢》原文及赏析
  • 明·黄宗羲《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原文及赏析
  • 清·张维屏《三元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