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梦归》原文及赏析

【导语】:

  憔悴南冠一楚囚,归心江汉日夜流。  青山历历乡国梦,黄叶潇潇风雨秋。  贫里有诗工作祟,乱来无泪可供愁。  残年兄弟相逢在,随分虀盐万事休。  这是诗人“家亡

  憔悴南冠一楚囚,归心江汉日夜流。

  青山历历乡国梦,黄叶潇潇风雨秋。

  贫里有诗工作祟,乱来无泪可供愁。

  残年兄弟相逢在,随分虀盐万事休。

  这是诗人“家亡国破此身留,留滞聊城又过秋”(《送仲希兼简大方》)之时,思归而不可得,记梦以寄意之作。

  “南冠”、“楚囚”指俘虏、囚犯,甚至于指处境窘迫者。诗中系指诗人自己。诗人被“羁管”聊城,归心却如长江汉水日夜东流。

  诗人故乡在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故家就在读书山下的元家山村,那里青山长在, 乡土情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诗人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只见青山如旧,乡国依然,历历在目,似在欢迎我这憔悴不堪的游子,美梦醒来,却只见“黄叶潇潇风雨秋”,一片寂寞凄凉。现实的凄凉寂寞, 与美好的梦境恰成鲜明对照,更撩得人思归心切。

  上半首只第三句写梦,第一句交代自己的身份,第二句讲思归心情的迫切,第四句是梦醒后的现实。这些都是为了写梦,第一 、二句交代梦因梦源,第四句对比反衬,这样梦就显得真实而突出。梦的中心就是“思归”,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这个中心。

  下半首是设想如能得释,定当回乡做一个遗民。“今是中原一布衣”,读书、著述以了此一生。用示现手法,把未来的事当作眼前的来写,更见其急迫之情。诗人说自己甘愿过遗民贫苦的生活,以写诗求工作为时时萦绕心怀、不得安宁的乐事;通过这次战乱,亡国之悲、去国之痛,已使人血泪流尽、再也没有泪来伴愁了,这当然是求自我解脱的反话。

  回乡以后,与风烛残年的兄弟们共聚,即使大家分食一碗白粥、一点儿腌菜,也心满意足,万事皆休了。其实诗人的兄长元好古已在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蒙古军将忻州屠城时,与十余万乡梓一起,成为屠刀下的冤魂了。残酷的战争使兄弟相聚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不言自明了。

  诗人在得释之后,果然回到自己的故乡秀容,过起与世无关的遗民生活来了。其实一点爱国之心,永不泯灭,立志完成全部金史的著述,就是最好的爱国行动。他终于化了二十年心血,写成以诗存史的《中州集》,开创了断代史诗的新体例,保存了金朝的重要文献,同时完成了笔记体的史录《壬辰杂编》,为元人编修《金史》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相关推荐
  • 李贺《梦天》原文及赏析
  • 蒋捷《梅花引》原文及赏析
  • 辛弃疾《柳梢青》原文及赏析
  • 凌云翰《木兰花慢》原文及赏析
  • 《明月皎夜光》 - 《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 王安石《明妃曲(其一)》原文及赏析
  • 杨慎《昆阳望海》原文及赏析
  • 孙髯《昆明大观楼长联》原文及赏析
  • 杨万里《悯农》原文及赏析
  • 洪升《将游大梁》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