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素《秋闺思(二首)》原文及赏析

【导语】:

  碧窗斜日霭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夭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张仲素不愧是善写闺怨

  碧窗斜日霭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夭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张仲素不愧是善写闺怨的高手,他的《春闺思》、《秋夜曲》已负盛名,这两首《秋闺思》也脍炙入口。同样写闺思,写得首数越多越难写,多了则不易出新意、辟新路。这两首的特点就在于构思上多曲折,情意更见诚挚。

  第一首先是倒装见曲。 一、二两句系写醒后的悲愁, 三、四句则写梦中的情景。按通常的时间顺序, 当是先入梦, 后有梦醒,而这么一倒装,便先叙果,后写因,给人以“泪湿衣”的初感后,揭示其泪之源,悲之因,就既引人入胜,又跌宕有致。再就是逆向见曲。 一、二两句,先写“斜日”,也就是早晨,再写“愁听”,时在夜里。由早晨向前日的深夜写。她是深夜时梦破,无限惆怅,失掉了梦中情景,只听得寒螀嘶鸣,于是泪湿衣裳,从此再不能入睡,直到“碧窗斜日霭深晖”。这么翻转了写,愈见她悲苦达旦之状。 三、四句则在意念上腾挪。“梦里分明见关塞”, 宕开一笔,说明她已梦游关塞之地了, 可是笔锋一转,折入“不知何路向金微”,金微,即今阿尔泰山,是关塞处的一具体山地。先是一喜,继而一急,这一急也就惊破了梦,驱走了喜,迎来了愁。

  第二首也是以曲折之笔写之。 一、二两句写的时间也是从夜写到晓。“秋天一夜净无云”, 可见她通宵不眠,仰望长天,思念亲人,直到天明。“断续鸿声到晓闻”,鸿雁声声,使她想到鸿雁传书,于是兴了寄衣的念头。原来听说丈夫在居延——今甘肃额济纳旗东南, 可是再一打听, 却又闻说“居延城外又移军”。她苦思悬想,从鸿声得到启发, 原为一喜, 而新的消息又叫她失望,跌入了愁的深渊。上首从虽有梦而不得到,这首从虽有消息却有变化,梦不得到, 衣不得达,笔调宛转,缱绻情深,因而使人含咏有味, 倍觉闺思情长。

相关推荐
  • 杜甫《秋野》原文及赏析
  • 刘禹锡《秋词》原文及赏析
  •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原文及赏析
  • 陆游《秋波媚》原文及赏析
  • 高启《秋柳》原文及赏析
  • 戎昱《秋月》原文及赏析
  • 陈子龙《秋日杂感(二首)》原文及赏析
  • 谢榛《秋日怀弟》原文及赏析
  • 罗邺《秋怨》原文及赏析
  • 顾炎武《秋山二首》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