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谦《春残》 - 唐》原文及赏析

【导语】:

  景为春时短, 愁随别意长。  暂棋宁号隐, 轻醉不成乡。  风雨曾通夕, 莓苔有众芳。  落花如便去, 楼上即河梁。  春天匆匆欲归去,友人又将握手告别,于是作者和友人或下

  景为春时短, 愁随别意长。

  暂棋宁号隐, 轻醉不成乡。

  风雨曾通夕, 莓苔有众芳。

  落花如便去, 楼上即河梁。

  春天匆匆欲归去,友人又将握手告别,于是作者和友人或下棋或醉酒,百计千方想排遣郁结于心中的忧愁,但所做的一切都无济于事。入夜依然难于入眠,晨来又见庭园内众花零落青苔,此情此景,使人倍觉凄然悱恻。虽然诗中并不多见忧愁伤感之词,但由这人事景物所构成的一幅残春图,却处处透露出无限的感伤情调。

  “景为春时短,愁随别意长。”这一“短”一“长”并不单纯是一种时间的记录,而是表达了在特定情景下作者特有的主体心理体验。大概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作者和友人一起共享了许多无比欢乐的时日,但光阴荏苒,美好的日子转瞬即逝,作者很自然地发出了“春时短”的感叹,而在这个时节,友人又将辞别而去,由此又催生出作者更多的忧愁。“暂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与友人对弈,暂且将自己归入隐士之流,借隐士的洒脱豁达来调节内心的颇多不安;而借酒浇愁,醉入梦乡,便可以忘却人生种种烦忧,但又偏偏不能成梦,主观的愿望和行为的结果总是相悖离,这反而加深了作者的惆怅,于是便有“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之句。既不能成梦,更难于入眠,辗转反侧,这一宵的风雨声便时时在耳,这里简约生动地描绘了作者愁情满怀的情状;翌日清晨,起身推门而出,但见庭园中春花萎谢,洒落青苔,真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众芳凋零,足以使多愁善感的诗人伤感万分,而紧接着又有“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李陵与苏武诗中曾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两句。此诗用此典借以点出相善的友人即将在落花时节挥手道别。至此,诗歌便进入了一个更深的情感层次。如果说诗的前六句着重写作者因景生情,表达出对岁月易逝、春光难留的感伤,那么最末两句则集中表现作者对友人即将辞别的无限感怀。作者一方面有意渲染由这残春景物所带来的伤感氤氲,同时又处处为刻划友人离别的深长情意作情感的铺垫。全诗既伤景物,又伤人事,融事入景、景事相互烘托,这样不仅使诗的情感表现极为出色,也使诗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相关推荐
  • 宋·杨万里《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 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
  • 宋·唐庚《春日郊外》原文及赏析
  • 宋·李弥逊《春日即事》原文及赏析
  • 宋·吕本中《春日即事》原文及赏析
  • 宋·朱熹《春日》原文及赏析
  • 宋·汪藻《春日》原文及赏析
  • 宋·秦观《春日》原文及赏析
  • 《春怀示邻里·陈师道》原文及赏析
  • 宋·唐庚《春归》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