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忱《叹燕》原文及赏析

【导语】:

  春归林木古兴嗟, 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 寻常百姓亦无家。  紫燕双飞,燕语啁啾,本是春回大地的象征,带有喜庆意味,但据此诗题目来看,作者却要为此吉祥之物一&l

  春归林木古兴嗟, 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 寻常百姓亦无家。

  紫燕双飞,燕语啁啾,本是春回大地的象征,带有喜庆意味,但据此诗题目来看,作者却要为此吉祥之物一“叹”,其实,这不过是欲借物寓物,发一通荣衰兴亡的感慨而已。

  “春归林木”是说燕子春天归来,巢居于林木之中。通常,燕子多结巢于人家堂前梁上,一旦归住林木,便是乱世之象。《元嘉起居经》曰:“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魏人破南兖、徐、豫、青、冀,杀掠不可胜计,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来,巢于林木。”这段话说明了古人为燕子“春归林木”而“兴嗟”的原因,其所“嗟”者,乃人类本身的命运,而并非为燕子们无家可归而伤心。第二句意境很美:燕语呢喃,夕阳斜照,水浅沙清。这一切本该赏心悦目,但在人世沧桑,甫经战乱,连燕子们也不得不巢于林木的大背景之下,却显出无限的萧索寂凉。“王与谢”本指东晋王导、谢安等家族,后来成了贵胄世家的代称。不论他们当年曾如何钟鸣鼎食、威势赫赫,一旦江山易主或者爱极宠歇,没有不彻底败落凋零的,所以唐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以小见大,犀利透彻,尽数写出那无穷的荣衰之想与兴亡之感,其中也暗寓对于一时权贵的轻蔑,以至成为千古绝唱。然而刘诗好则好矣,却仍只是一曲贵族的挽歌,且带有人生无常,失意寥落的意味。陈忱此诗却特别提醒人们,“寻常百姓”的家并非世外桃源,在战乱兵燹之中,“旧时王谢”固然会灰飞烟灭,而外族的铁蹄却首先要踏到“寻常百姓家”的茅棚之上。诗末“无家”二字既点明燕子们“春归林木”的原因,也是当时赤地千里,人民流离失所惨象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全然翻用刘禹锡诗意,却能不落窠臼,翻出新意,艺术上固然可贵,而更主要的是诗人对于故国沦亡的痛楚,对于民生苦难的同情,都深深地寄寓其中了。

相关推荐
  • 宋·史达祖《双双燕 咏燕》原文及翻译
  • 五代·欧阳炯《南乡子》原文及赏析
  • 清·梁佩兰《养马行》原文及赏析
  • 宋·洪咨夔《促织二首》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义鹘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