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顾炎武《精卫》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万事有不平, 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 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 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 我心无绝时。  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

  万事有不平, 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 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 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 我心无绝时。

  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卫是鸟名。《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状如乌,文(花纹)首,白喙(嘴),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的少女游东海淹死,化为此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沉)于东海,填海复仇。这个故事常为历代诗人所吟咏,但在认识角度上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这是徒劳无益的行为;有的人认为这是坚贞不渝的精神,至死不变的反抗意志。顾炎武用的是后一种意义。

  这诗是写顺治四年(1647),当时清军向南方胜利推进,而南明势力纷纷失败。顾于此时曾参与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就在这不利的形势下,作者恢复故国的决心始终不变。诗的前四句是向精卫的发问:“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至终古。”世上不平的事多得很,你何必自讨苦吃呢? 以寸长之身衔木终身,能奈何烟波浩淼的东海吗?这是一般世俗人的看法,精卫衔石,徙劳无功。第二个四句,是精卫鸟的回答。“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我愿填平东海,身死志不改,大海不平,我心不变。这是一般有志之士赞扬精卫的反抗精神,也是诗人隐喻自己虽是一介区区之士,但反清复明之志,至死不变。最后两句:“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世上衔木的鸟类,飞来飞去者很多,但都是营造自己的窠巢。讽刺当时贪图富贵之人,降敌仕清的可耻行径。

  顾炎武在清兵南进时组织抗清,失败后亡命北方,仍观察山川形势,联络遗民,图谋恢复,拒绝清朝的征召,坚持民族气节,直到晚年依旧鼓励朋友继续斗争。他的诗歌敢于正视现实,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风格沉雄悲壮,格调苍凉沉郁,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

相关推荐
  • 宋·李纲《病牛》原文及赏析
  • 清·曹贞吉《留客住 鹧鸪》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画鹰》原文及赏析
  • 宋·欧阳修《画眉鸟》原文及赏析
  • 唐·张籍《猛虎行》原文及赏析
  • 宋·洪咨夔《狐鼠》原文及赏析
  • 宋·陆游《游昭牛图》原文及赏析
  • 明·高启《沁园春 雁》原文及赏析
  • 宋·陈人杰《沁园春 问杜鹃》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放鹧鸪词》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