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原文及赏析

【导语】: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①,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 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②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③; 回首彭城④,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①,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 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②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③; 回首彭城④,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⑤。

  这是一首抒写和友人相别的友情词。

  “天涯流落思无穷”,语意非常伤感,意即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他乡流落很不得意,因而忧愁的想法是很多的。“既相逢”,就是有朋友了,多好; 可是 “却匆匆”,好友相处的时间太短了。“携手佳人”,现在和好友携手同行,“和泪折残红”,是流着泪,折花以留念,是要离别了。“残红”,一表时间是晚春,也以表当时情绪,伤别离,更因 “残红”而引起发问: “为问东风余几许?” “东风”即春色,“余几许”,还剩下多少,这是惜春。可是“春纵在,与谁同”?咱们离别了,你们和谁,我又和谁同赏呢?这就是 “恨别” 了。上片,就是以这两小句作结,点出了题目 “恨别”。

  下片,全写自己与朋友别后的情感。

  “隋堤三月水溶溶”。“隋堤”,指地方,“三月”指明时间。“水溶溶”,是所见的景色。“水溶溶”是水多可以引人游玩观赏的形象。可是我不但不是在这儿观赏 “水溶溶”之景,反而 “背归鸿” ——春时,鸿雁北归,而我却背着它,去 “吴中” ,到南方的湖州去。雁北归,我却南去,心很不安,所以 “回首彭城” ,“回首”是依恋的形象。回头看看我做了两年太守的徐州吧: “清泗与淮通”。看到了清清的泗水与淮河相通。它们是相通的呀! 可是要用这两河寄我离开后对你们无限的相思之泪,“千滴泪”,形容眼泪多,可就流不到楚江东,流不到湖州,就是 “不通”了。不通而彼此相思,恨何如之!所以这也是恨别的语言。

  全词第一句,既表了自己当时的处境和情绪,也给全词定下了哀伤的基调。“春纵在,与谁同?”用问的语气,使人自然答出 “无人同”的 “恨别”来。表现的方法是很好的。又用 “背归鸿”以起意,真是想从天来。“回首彭城” ,见 “清泗与淮通” ,重在 “通”,因而想到了 “流不到楚江东” 的不“通” ,以表恨别,用字极妙。这些全似乎随手拈来丝毫不费力气,但却自然形成,有行云流水之妙。是工力,也是天才; 是天才,也是工力。

相关推荐
  • 《送王郎》原文及赏析
  • 《双井茶送子瞻》原文及赏析
  • 《寄黄几复》原文及赏析
  •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原文及赏析
  •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其一)》原文及赏析
  • 《次元明韵寄子由》原文及赏析
  • 《虞美人》原文及赏析
  • 《江城子》原文及赏析
  • 《妾薄命二首》原文及赏析
  • 《九日寄秦觏》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