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郑起侍郎》原文及赏析

【导语】: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寒食是清明的前一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寒食是清明的前一日。前者属于社会生活,后者原来指自然现象,意思是天气逐渐明朗起来。古人诗词中,说到寒食,即意味清明的到来,所以这首诗的题目为寒食,而正文则说到清明。

  这首诗是写给友人的,倾吐的是怀乡的情绪,由于自发和诱发的交融结合,在宋诗中不失为名篇。

  作者曾经到过嘉州 (今四川乐山)等地,此诗或是这时期所作。一、二两句皆含时节与地点,“寂寂山城”是对郊原的具体补充,已隐露作者被诱发的心理过程,即由客观而转入主观; “柳映门”是暗写,因为古代有清明插柳于门的风俗,南宋刘克庄的 《寒食清明》 即有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句,所以“柳映门”是寒食特有的景象。这两位诗人在清明出游时虽显得很冷落,却还是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寂寂山城中悄悄流动着。孤独之中仍有整体。三、四两句又是一个过程,说明诗人信步走来,却有一片风物在迎接他。前者是遥望,后者是身经。寺是隐藏在淡烟 (烟雾)修竹之中,可望而不可即;村本来是普通、荒僻的村落,却因疏雨落花而给诗人带来诗兴。是诗人冒雨而去还是中途与雨邂逅呢?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接着,诗人来到了酒楼。由于春寒,他需要借酒助暖,但因山城冷僻,酒味淡薄,难以成醉,与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的“佳辰强饮食犹寒”有异曲同工之趣。不醉使他清醒,清醒使他伤感,因为他本来是想念着故乡,何况又逢到节日。第六句的“地迥楼高”是向下一句楫引,楼有窗口,出于自发,就随便向外眺望,他看到小雨中的天空,也看到周围的景物,有的和故乡一样,有的却不一样,益发撩起了他对乡土的敏感,没有一个诗人不对故乡怀着深厚的恋情。“月是故乡明”,一点不错,人的灵魂就是从故乡下降的,怎么不使他“断魂”呢?第八句的“向谁言”是全诗的归宿: 如果这首诗的题目上未写明受寄者郑起的姓名,只是泛咏寒食,那么,这一句也是可有可无的浮泛之词,现在诗既是寄给郑起的,就成为有力的暗示,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最亲密的友情: 我的别离心绪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够理解呢?没有了。

相关推荐
  • 《与进士宋严话别》原文及赏析
  • 《玉蝴蝶》原文及赏析
  •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原文及赏析
  •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原文及赏析
  •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②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原文及赏析
  • 《寄张至秘校》原文及赏析
  • 《哭曼卿》原文及赏析
  •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原文及赏析
  • 《思王逢原三首 (其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