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友》原文及赏析

【导语】:

  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  若无傍人见,形疾安自知。  世路薄言行,学成弃其师。  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  ��学既不诚, 朋友道日亏。  遂作名利交,四海争奔驰

  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

  若无傍人见,形疾安自知。

  世路薄言行,学成弃其师。

  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

  ��学既不诚, 朋友道日亏。

  遂作名利交,四海争奔驰。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苟能成我身,甘与僮仆随。

  我言彼当信,彼道我无疑。

  针药及病源,以石投深池。

  终朝举善道,敬爱当行之。

  纵令误所见,亦贵本相规。

  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疵。

  各愿贻子孙,永为后世资。

  诗歌中 “求其友声”的主题,最早或许可以追溯到《诗经》 ( “呦呦鹿鸣”) ,后来的文人作品,或赞管鲍的贫贱之交,或痛小人的重利轻义,或叹高山流水,知交难逢,但像王建这样从正面阐述交友之道的诗文,则不多见。

  诗题《求友》,诗人用直捷明白的语言,抒写自己渴求良友的迫切愿望,是一首抒怀言志之作。

  全篇可分三层。

  前四句为第一层,开篇便以比兴说明人须良友的必要。自视形貌需要镜子,诊疗疾病需要医生,否则衣冠歪斜,面有污垢,病态萧索甚至病入膏肓自己都无法知晓。诗人连用“明镜”、“良医”两个比喻,将诗意巧妙地引入了正题。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医生能够医治肉体的病痛,通过“傍人” (旁人)则可以发现自己德行上的毛病,这就是人必须有良友的原因。

  “世路薄言行”以下八句为第二层,是诗人对现实中那些追名逐利的势利之交的批判。世风浇薄,重利而轻义的小人所在非少。而一旦小人得志,过去的师尊却只能得到白眼相报了。这些人只知道实惠便是恩惠,而不明白师长友朋用心良苦的劝导其实才是终身受用不尽而又报答不完的大恩惠。求学之心不诚,听不进逆耳忠言,良师益友自然疏离,交友之道便这样日渐衰败。贤人远,小人至,于是往来结交的便皆是名利之徒了。“四海争奔驰”一句,活画出了这些对名利之交趋之若鹜的小人的丑态,真是 “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贫交行》 ) ! 诗人对小人之交的极度轻蔑和厌恶不言自明。

  “常慕正直人”以下为第三层。诗人直抒胸臆,正面阐明自己的交友原则和理想。诗人所仰慕的是那种正直的,生死都不相离弃的交友之道。他求友若渴,恨不相逢,声言如果能够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良友,即使为他作仆人也心甘情愿! 诗人诚恳地盼望能够有这样的朋友: 彼此坦诚相见,毫无尔虞我诈的小人之心; 相互针砭,除去各自的病源 (品行上的缺点) 。即令有时朋友的意见有所误差,也会珍视如故,因为大家都知道对方的本心是劝己向善。最后“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疵”两句,点明诗人交友之道的目的不是名声、利益这些身外之物,而是要去掉自身的缺点,使德行得到完善,这正是所谓 “君子以友辅仁”吧。到这里,诗人明示,自己所孜孜以求的良友,其实就是诤友。末两句,诗人希望纯善的交友之道能够成为后世的典范。

  王建是中唐通俗诗风的代表人物,这首五言古诗正写得朴素平易、明白如话。诗写交友,笔法虽是不重情而重理,全篇也没有华美潇洒的文词,只用了一些浅显的比喻,但读来却令人觉得情词恳切,真挚感人。

相关推荐
  • 《醉留东野》原文及赏析
  • 《送李翱》原文及赏析
  • 《赠张十八助教》原文及赏析
  • 《送友人》原文及赏析
  •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原文及赏析
  • 《叹水别白二十二》原文及赏析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
  •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
  • 《再授连州,至衡阳②,酬柳柳州赠别③》原文及赏析
  • 《忆乐天》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