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原文及赏析

【导语】: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②。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这首诗是李白漫游齐鲁期间在金乡送别友人韦八时所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②。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这首诗是李白漫游齐鲁期间在金乡送别友人韦八时所作。

  自从天宝三载 (744)诗人被迫离开西京长安以来,他虽然一直往来于梁园、齐鲁之间,徜徉于名山大川之中,但对世情并未忘怀,于国事依然挂心。因此,与来自京城的友人韦八相会,使李白不免思绪万千; 而友人的离去,又使他依依难舍。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诗的开头两句如叙家常,侃侃而谈,从容道出友人韦八是由长安而来,如今正要还归长安而去。一向珍视友情的李白,在与友人握别之际,心中原本并不平静。诗人之所以用这种貌似平和的陈述语气开篇,一是对送别韦八这件事做出必要的交待,以与诗题互相照应,起到点题的作用; 同时,也使得下文的抒情显得狂飙突起,波澜横生。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友人要走了,诗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他那颗激动不已的心仿佛被狂风吹起,随着友人一起奔向长安。“狂风吹心”虽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但非如此不足以表现其心潮的激涌,因而为后人叹为观止。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曾以相似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看来,这种抒情方式乃是李白喜用的方式之一。不过,“我寄愁心”句与 “狂风吹心”句相比,所抒之情虽同为友情,但却有细微的区别。前者侧重于表现诗人对友人远谪龙标的同情,后者则侧重于表现依依惜别之情,其中还寓有诗人对长安的眷念。长安毕竟是李白生活过的地方,它不仅给诗人留下过美好的回忆,也让诗人体味到世态的炎凉。送别友人归京,又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感慨万端呢?其中的甜酸苦辣,又有谁能够说清?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惜别时百感交集,决非语言所能形容,诗人也只好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寄托在有朝一日的重逢上。然而,自己萍踪浪影,友人远在西京,什么时候才能重逢,双方都没有把握。愿望尽管美好,但它却不是现实。无情的现实是: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韦八走了,诗人久久地目送着他的身影,直至那身影消失在烟雾弥漫的群山之中。全诗以烟云迷雾这一画面作结,象征着诗人因友人的离去而无限怅惘的心情。

  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平易,比喻奇特,想落天外,确实堪称为一篇送别的佳作。

相关推荐
  • 《鲁郡东石门送别杜二甫》原文及赏析
  • 《送友人》原文及赏析
  • 《山中与幽人对酌》原文及赏析
  • 《哭晁卿衡》原文及赏析
  • 《送卢举使河源》原文及赏析
  •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原文及赏析
  • 《春日忆李白》原文及赏析
  •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
  • 《赠卫八处士》原文及赏析
  • 《梦李白二首》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