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友人》原文及赏析

【导语】:

  密云翳阳景①,霖潦淹庭除②。  严霜雕翠草,寒风振纤枯。  凛凛天气清,落落卉木疏。  感时歌 《蟋蟀》③,思贤咏 《白驹》④。  情随玄阴滞⑤,心与回飙俱⑥。 

  密云翳阳景①,霖潦淹庭除②。

  严霜雕翠草,寒风振纤枯。

  凛凛天气清,落落卉木疏。

  感时歌 《蟋蟀》③,思贤咏 《白驹》④。

  情随玄阴滞⑤,心与回飙俱⑥。

  思心何所怀,怀我欧阳子。

  精义测神奥⑦,清机发妙理⑧。

  自我别旬朔,微言绝于耳⑨。

  褰裳不足难(10),清扬未可俟。(11)

  延首出阶檐,伫立增想似。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看,作者写作当时正值深秋,睹物伤时,不免引起思念友人的深情。这首诗“遇思入咏”,好像面对朋友倾述衷曲,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思友的深切,都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中表达出来,诗风明朗,浑然天成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开始六句从所见、所闻入手,依次写出秋景、秋声,作者捕捉了具有典型性的景物点明季节,以敏锐的观察力选择了秋天所特有的自然界的变化加以描写,勾画出满目悲凉的画面。第一、二两句,写 “密云” ,写“霖潦”,着一“翳”字突出阴云密布; 一“淹”字则言秋雨连绵。第三句的“严霜”更是深秋最有代表性的事物。“雕翠草”包含两层意思,秋来大地已自荒凉,严霜过后更见旷荡寥廓。第四句写寒风中万木萧瑟的秋声,“振”字是这句的关键,形象地表达出由寒风劲吹而振起的秋声,它不是一响而过,而是直入纤枯,既使万木振颤,又使诗人因寒风呼啸而心潮澎湃。“寒风振纤枯”上承“密云”、“霖潦”、“严霜”,逼真地衬出秋声伴随着它们逐渐增强与诗人思念友人之情转趋急迫的过程。寒风中的秋声万籁俱作,奇音异响,不可胜数,作者独独选取了 “振纤枯”极写纤细干枯之枝叶都因悲风而振动颤抖,发出鸣响,其他就可以想象了,炼句之精,造意之妙,由此可见。以上四句分写秋天之云、雨、霜、风,字面紧凑,针线密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舒展画面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深秋图景: 凛凛天气清,落落卉木疏。“悲落叶于劲秋” (陆机《文赋》 ),景因情而写,情因景而发,环境的肃杀清寥恰恰是触发愁绪的媒介,布景抒情至此,自然要写出所感。于是感时伤事之悲,思念友人之情就由此深化下去,紧写四句: 感时歌 《蟋蟀》 ,思贤咏 《白驹》 。情随玄阴滞,心与回飙俱。一、二两句引用 《诗经》 表明感时思贤的具体内容。因为 《诗经》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必修的基本课程,所以它所要阐述的思想是很容易被这些人所接受并感动的。三、四两句再辅以深层的描写,“玄阴滞” “回飙俱”形象地表现了思友人的眷眷心情。接下去点明所思之人并对他加以称颂: “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自我别旬朔,微言绝于耳。”倾注着作者对友人的景仰和渴慕,感情色彩是很浓厚的。正是基于这种令人难以忍耐又思而不见的深情,所以诗的最后才郑重表态: 愿褰衣涉水往访,延首伫立相思。“清扬”在 《诗经·野有蔓草》 中本指美人的眉清目秀,这里是巧妙的借用,状写友人的神情高朗。“延首出阶檐,伫立增想似”,从行动上表现内心不平静的感受,特别是从中透露了思友人的感情不仅凝重,而且是惆怅难排的。

  全诗写环境、寄怀抱,都集中在思友人的 “思”字上,遣词用字极其准确锤炼,于写景的氛围变化中见出浓烈的感情来,堪称妙笔。

相关推荐
  • 《答庞参军》原文及赏析
  • 《归园田居(其五)》原文及赏析
  • 《送别王宣城》原文及赏析
  • 《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原文及赏析
  • 《饯谢文学离夜》原文及赏析
  • 《别王丞僧孺》原文及赏析
  • 《怀故人诗》原文及赏析
  • 《别诗》原文及赏析
  • 《送韦司马别诗》原文及赏析
  • 《别沈助教》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